全文約2000字,21張圖,閱讀時長約7分鐘
名稱:《人民英雄--余旭》
作者:李武杰
尺寸:58cm×38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9年
筆尖訴情·西北印記 —— 李武杰的新鋼筆畫藝術探索
Whispers from the Pen Tip: The Northwestern Imprints in Li Wujie's Steel Pen Art Exploration
名稱:《凝望》
作者:李武杰
尺寸:68cm×50cm
材料:中性筆、水彩紙
創作時間:2022年
初識與情感根源
First Encounter and the Roots of Emotion
認識李武杰是近幾年的事。他的鋼筆畫作品通過濃郁的西北烙印,讓我初次以為他是地道的西北人。作品中的黃土高原仿佛在訴說著對這片土地的深厚熱愛。與他相識后,我才了解到,他其實來自廣西北海,但他在西北的四十余年從軍經歷,讓他與這片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名稱:《歲月滄?!?/p>
作者:李武杰
尺寸:43cm×34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3年
名稱:《冰封雪韻》
作者:李武杰
尺寸:35cm×50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6年
名稱:《高原盛夏》
作者:李武杰
尺寸:49cm×74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3年
名稱:《紅山火焰》
作者:李武杰
尺寸:62cm×123cm
材料:中性筆、水彩紙
創作時間:2022年
藝術創作與靈感來源
Artistic Creation and Sources of Inspiration
李武杰的藝術創作深受西北自然景觀的啟發。他見證了大漠黃沙和雄關長河,這些壯麗的景色成為他靈感的源泉。生活在西北的日子磨煉了他的性格,使得他的畫作能夠精準把握西北題材的神韻,展現出獨特的魅力。他的新鋼筆畫充滿了奔放而廣闊的情懷,宛如一首無聲的詩,靜謐中流淌著藝術的力量。
名稱:《黃土深處》
作者:李武杰
尺寸:26cm×34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6年
名稱:《金風佛地》
作者:李武杰
尺寸:26cm×34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6年
名稱:《浪漫的花季》
作者:李武杰
尺寸:43cm×75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5年
名稱:《夢戀故鄉》
作者:李武杰
尺寸:26cm×34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6年
名稱:《年復一年》
作者:李武杰
尺寸:55cm×86cm
材料:針管筆、宣紙
創作時間:2020年
作品特色與技法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ques of the Artwork
李武杰的作品在技法上體現了軍人的嚴謹與剛毅。線條流暢且有力,構圖嚴謹而富有變化。他擅長通過黑白灰的對比,營造出畫面的層次感與立體感。作品中,西北的風景和人物栩栩如生,細膩的刻畫讓人仿佛能感受到陽光下的每一個細節。他的畫面既宏大復雜,又簡單安靜,充滿了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名稱:《暖陽》
作者:李武杰
尺寸:96cm×105cm
材料:中性筆、水彩紙
創作時間:2023年
名稱:《秋去冬來》
作者:李武杰
尺寸:40cm×79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6年
名稱:《圣地》
作者:李武杰
尺寸:28cm×40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7年
情感共鳴與時代回響
Emotional Resonance and Echoes Through the Ages
欣賞李武杰的作品時,我們仿佛能穿越時空,感受到西北大地的風土人情與壯美景色。他的畫作讓人深切體會到西北人民的淳樸與堅毅,無論是辛勤的農民還是英勇的軍人,作品中都充滿了真實的情感與生活氣息。李武杰用心靈描繪出對西北的熱愛,讓每個細節都如同生命般躍然紙上。
名稱:《萬瀑石流》
作者:李武杰
尺寸:39cm×74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7年
名稱:《西域陽光》
作者:李武杰
尺寸:49cm×74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4年
名稱:《雪鄉情懷》
作者:李武杰
尺寸:49cm×73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7年
名稱:《源遠流長安集海》
作者:李武杰
尺寸:47cm×107cm
材料:中性筆、水彩紙
創作時間:2021年
結語
Conclusion
李武杰的新鋼筆畫作品不僅傳遞了他對西北的深情厚誼,也讓觀眾領略到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每一幅畫都是對西北的贊美與向往,成為他創作的動力源泉。通過他的藝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西北這片神奇的土地,銘記那份割舍不斷的情懷。
文字作者:蘇發輝
中國鋼筆畫聯盟常務理事
李渝基新鋼筆畫工作室畫家
名稱:《遠古遺韻》
作者:李武杰
尺寸:49cm×73cm
材料:針管筆、卡紙
創作時間:2016年
名稱:《走進安集海大峽谷》
作者:李武杰
尺寸:46cm×78cm
材料:針管筆、彩色墨水、卡紙
創作時間:2017年
個人藝術傳略入編《中日當代美術家辭典》、《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美術家辭典》。
多幅鋼筆畫作品被多家藝術機構、畫廊和個人收藏。
從事業余繪畫40余年,其中專職鋼筆畫研究和創作10余年。
作品獲獎情況:
2018年6月,《遠古遺韻》榮獲全國第二屆新鋼筆畫網絡展覽銀獎,并收錄于同名畫冊。
2018年10月,《朦朧的記憶》榮獲全國第三屆新鋼筆畫學術展覽提名獎。
2019年8月,《遠古遺韻》榮獲中國(分水)新鋼筆畫優秀作品展覽特別貢獻獎,并收錄于同名畫冊。
2023年4月,《年復一年》榮獲中國(榆林)第四屆新鋼筆畫敦煌獎金獎,并收錄于同名畫冊。
2023年10月,《年復一年》榮獲全國第七屆鋼筆畫展覽銀獎,并收錄于同名畫冊。
作品參展情況:
2019年8月,《朦朧的記憶》入選中國(分水)新鋼筆畫優秀作品展覽,并收錄于同名畫冊。2020年,《人民英雄-余旭》入選全國第四屆新鋼筆畫網絡展覽。
2021年,《高原盛夏》、《走進安集海峽谷》、《遠古遺韻》、《雪鄉情懷》入選《中國鋼筆畫年鑒》第三卷。
2021年4月,《人民英雄-余旭》入選全國(杭州)慶祝建黨100周年新鋼筆畫展覽,并收錄于同名畫冊。
2022年1月,《歲月滄?!?、《西域陽光》等8幅作品入選南寧“筆尖上的舞蹈-邕城首屆新鋼筆畫展覽”。
2022年7月,《秋去冬來》、《源遠流長安集?!返?幅作品入選南寧市喜迎二十大鋼筆畫藝術展覽。
2022年12月,《源遠流長安集?!贰ⅰ陡咴⑾摹啡脒x全國第五屆新鋼筆畫網絡展覽,并收錄于同名畫冊。
2023年3月,《朦朧的記憶》、《山雨過后》入選全國(杭州)文創禮品展暨江南美景新鋼筆畫作品展覽。
2024年1月,《暖陽》、《凝望》、《功成身退》等7幅作品入選廣西“新時代·新視覺”鋼筆畫作品展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