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豪華車市場零售總量為26萬輛,同比降4%,占全市場份額10.6%。而今年豪華車市場總量預計下降達12%。
2024年的市場壓力,對豪華品牌構成越來越明顯的擠壓效應,在過去的一年中,豪華車市場籠罩在一片肅殺之中。
而林肯的市占率,則從年初的2.0%,提升到年中的2.2%,下半年進一步提升到2.6%,漲幅達30%,與所屬板塊逆勢而行。
同時,林肯車型的終端折扣率在18%左右(而一線豪華品牌的平均折扣率約為25%),同時對比市場,林肯的經銷商也都處于健康盈利狀態,與對手的慘烈相比,林肯顯得淡定從容。當然,在成功的表象背后,林肯究竟做對了哪些事情。
短期利益和長期價值的選擇
2024年,市場壓力已經從無形壓力蛻變成近乎有形的實體,壓迫感日益明顯。要不要無條件傳導市場壓力,對大多數品牌而言,已經不再是選擇題,只是傳遞多少而已。
這一問題的背后,實際上是短期利益和品牌長期利益背離的矛盾。這無疑在拷問經營者的智慧,有任期的管理層,有沒有必要為任期之外的品牌利益做長遠謀劃?更何況,短期KPI就足以決定管理層的去留。
選擇傳導壓力,貌似順勢而為,將壓力更多轉移給分屬上下游的供應商、營銷團隊、渠道經銷商,爭取守住當前份額,包含著短期利己的行為內核。
這么做當然有明顯的弊端,即劣化了價值鏈。以壓榨上下游利潤為主要手段“卷”業績,難免以伙伴、員工、客戶們的離心離德為代價。很明顯,竭澤而漁的短期利益手段,將不利于品牌長期價值。
只是價格手段來得直接,見效快,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把雙刃劍,屬于很難持續的短期行為。但在今年諸多因素的加持下,很多品牌卻也不得不飲鴆止渴,用降價替代品牌價值打磨。
而在這樣浮躁的市場中,林肯獨樹一幟,成為“君子不器”的典范,主動放棄了打價格戰,這讓筆者不得不為其捏了一把汗。
但最終都成績證明,林肯能頂住短期利益的誘惑,不卷價格,也不卷渠道和份額,雖有點“與世無爭”的味道,但結果反而是2024年的市場份額和上下游利潤都維持住了。
更重要的是,品牌價值得到了持續上升。伙伴和經銷商也覺得跟著林肯團隊干,會得到像一家人似的照顧。
客戶覺得選擇林肯品牌,不但產品保值率在豪華品牌中名列前茅(其中林肯冒險家(參數丨圖片)(參數丨圖片)一年保值率在細分市場排名第一),間接幫助客戶省了錢,關鍵是服務的確到心坎里了。
這份受到尊崇和禮遇,但又平等親切如知己般的感覺,當下的市場,似乎也只有林肯能做到了。也正是林肯的這些貌似不爭搶、不流俗的做法,實際上回答了一個長期經營的問題,即林肯作為豪華品牌,與其他競品的品牌價值不同之處在哪里。
以真誠換真心
林肯守護和經營的品牌價值,就是跟品牌跟客戶雙向選擇和認同。在客戶眼里,則體現為私享、尊崇、氛圍和情懷的屬性傳遞。俗一點說,就是搞氣氛,講待遇。雅一點說,即君子之禮,于敬于誠,虛情假意來不得,豪華品牌的客戶,智商都非常在線。
為此,林肯需要更精確的用戶畫像。泛在地講,林肯的客戶是一群高知高職的精英群體。他們作為商業中堅、行業翹楚,往往喜愛傳統文化,同時又對數字化有著較高的要求。林肯中國CEO賈鳴鏑博士認為,這是一群“老錢”的風范群體。
林肯的經營哲學想必是受到了林肯創始人埃德塞爾·福特的影響,他說過,“成功無需迎合所有人,但要為鐘愛的人所深愛”。
長情和積淀,自省自信不內耗,亂局中有定力。這一認知再次暗合林肯的經營思路。多重默契之下,目標客戶認同品牌,進而深愛品牌,也就成了必然。
客戶接受林肯,前提就是其獨特的品牌調性和在中國的長期布局。據筆者所知,林肯在華業務是長期戰略性的,不會動搖,而對客戶的長期承諾,也構成了林肯的品牌基調之一。林肯中國行穩致遠,不是一句空話,而由長期的重資產布局和長治久安的穩健經營來支撐。
價值營銷,三善合一
客戶直接接觸品牌,觸及到的第一層就是營銷調性。眾所周知,林肯倡導價值營銷,只是喊口號很容易,關鍵是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2024年,林肯管理層提出“網絡輕量化”策略,即渠道沒有一份投資、一份人力,用于和客戶無關的業務。這不只是高度聚焦服務,服務團隊自身要前移貼近客戶,也意味著渠道要做精簡。
一提“精簡”,大家想到的就是砍渠道節點。林肯的確這樣做了,4S店從初的150家,到年底縮減到115家,而接下來,1S、2S店還會增,提升覆蓋率,做到“既要精,還要全”的效果。同時,四大區和區域“三劍客”管理模式,所有一線團隊(銷售+市場+售后)必須賦能經銷商。
對于有些區域,傳統4S的功能是有些笨重了,需要拆解一部分4S的功能。林肯推出用戶中心、交付中心、體驗中心、服務中心輕量化設施類型,即打造1S和2S的內容。這些新服務節點,功能走向專一,有些不以營業額為重點,而更多從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對于體量不同的城市,圍繞8公里、5公里生活圈打造。
目前,林肯中國服務網點已增加至176家,加上門取送車業務,為消費者帶來升級版無憂用車體驗。銷售網點縮減,但服務網點卻增加,林肯是真正做到了讓客戶便利地享受相對高頻的服務,也規避了動輒4S的高昂投資費用,提升了渠道的盈利能力。
這恐怕也是經銷商盈利比例高于豪車品牌均值的重要因素。有了這樣的成功經驗,2025年,林肯的輕量化服務將推向深入。縮減經銷商商渠道不是只出不進,盈利上來了,自然會有新經銷商試圖加入林肯陣營,從而實現渠道投資格局的煥新。
價值營銷最終要靠:產品力
業內的印象,林肯很善于做“大車”。這可能是領航員的氣勢帶來的印象加成。中國消費者也更傾向于寬敞的車內空間。
林肯的確聚焦于更能代表美式豪華的中大車型上。航海家、飛行家、領航員成為主要發力方向。以航海家為起點,重點關注30萬以上的中高端車型,同時,冒險家、林肯Z也成功吸引到年輕客戶群體的關注。
此外,林肯將新能源化的重點放在電混家族上,像電混航海家的銷量同比去年增長4倍,而電混冒險家的銷量占比高達35%,林肯Z的電混銷量占比也超過30%。
縱觀過去的兩年,林肯發車的節奏并不算快,但卻注重衍生和個性化版本更新。很多人將之理解為穩健經營,但個性化版本意味著SKU的增加,其實提升了同平臺開發成本。但豪華本身講究的就有一個稀缺性。賈鳴鏑分析說“注重豪華的人不希望撞衫,希望維持一種稀缺性的專屬”。
林肯Z 騎士特別版
林肯Z 騎士特別版
林肯透過SVP(特別版車型)實現品牌差異化,比如9月先后推出林肯冒險家木蘭特別版、林肯Z騎士特別版,以及林肯領航員伯爵特別版等等。
這里要著重說的是,在剛剛過去的2024廣州車展上,林肯品牌不僅亮相了全新一代林肯領航員,更是帶來了為中國用戶專屬打造的全新一代領航員首發限量版。
這個首發限量版不僅配備一系列專屬套件,更值得一提的是林肯與上九楷攜手共創的“宋錦定制禮盒”,將有“錦繡之冠”美譽的中國絲制工藝巔峰之作--宋錦。巧妙融入扶手箱套、頸枕、腰枕、鑰匙套、安全帶等車載用品之中,于細微之處盡顯尊貴。同時,林肯為全新一代林肯領航員首發限量版車主提供價值超過十萬元的“十全十美”專屬預定權益,所以首發限量版推出后即受到市場追捧,僅一個月時間,自定義限量號已所剩無幾。
也正是這種尊重客戶獨特的眼光和自我認同的情懷,讓林肯能針對目標客戶喜好而制定產品策略,令品牌屬性變得更加“私享化”。畢竟,現如今的消費者,誰不喜歡屬于自己的格調呢。
服務,早已升級到PRO
林肯之道,一直是林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一張“王牌”。而在剛剛過去的廣州車展上,林肯再次將其升級為林肯之道PRO。
而前者已經是業內服務的標桿,那么林肯之道PRO還將如何升級?在我看來,其著眼點仍離不開圍繞用戶五感體驗做文章。
說白了,就是讓客戶在感官上享受無微不至的細節服務。從香氛到衣物護理,從定制飲品到購車/售后服務的流程優化,讓客戶“身心煥活”,離開時“儀表堂堂”。說實話幾乎沒有哪個品牌能將人性化服務做到這個份上,實際上就是將五星酒店行政級服務搬到服務前臺來。
讓客戶在每一個細節中體驗到豪華的本質在于氣度、在于優雅從容、在于尊客之道。而林肯正是在今年,著力于品牌、產品和服務的不同維度上,秉持“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善于治事、發揮比較優勢、把握時機)的經營哲學,再次聚焦于價值營銷,并且開始收效。
之前網上有傳言說林肯要并入福特,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但我們在多方印證后確認,林肯只是財務結算體系的變化,并入福特中國,目的是提高運營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等。
而從全球來看,財務體系的協同也并非新鮮事,這是一種在市場下行期內常見且必要的策略。合并后的林肯品牌和業務各方面均不受影響,且不會影響林肯中國的獨立性,用戶也不會有任何感知上的變化。財務結算并入福特中國后,其實更有利于林肯聚焦自身的核心業務。
縱觀過去的一年,即便市場壓力高到爆表的程度,林肯仍舊未選擇對競爭品牌采取盯防措施,只探索屬于自己的路。長期主義的目標是品牌力塑造,長期主義是穿越市場周期而獨善其身的傍身技,長期主義是認識自己、把握品牌調性的根基。
林肯不講究先敵制勝,而是始終堅守長期主義陣地,保持住自己選定的航向和攻角,才能在風亂如雨的市場環境中笑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