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體育總局官網公示“2024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沈陽城市學院“賽艇比賽模擬系統”成功入選全民健身領域典型案例。本次獲評充分肯定了沈陽城市學院在科研創新方面的成就,展示了學校在智慧體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的綜合實力,標志著學校在全國智能體育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同時學校也實現了國家級項目新突破。
本次案例征集,圍繞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設施等四大領域,在全國范圍內共申報458個案例。經過地方推薦、形式審查和案例評審,共有102家單位入選“2024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名單。其中,共有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等97家企業和研究院,以及沈陽城市學院、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大學等5所高校入選。
賽艇比賽模擬系統
一、什么是賽艇比賽模擬系統?
賽艇比賽模擬系統為全民健身領域虛擬現實(VR)運動設備方向,主要針對現有的蕩槳池設備缺乏比擬于賽艇的數據采集系統、達不到賽艇運動的直觀運動體感和觀感、不具備賽艇的多船比賽功能等缺點,將蕩槳池運動捕捉數據采集及賽艇指標參數計算與虛擬現實呈現技術相融合,開發賽艇比賽模擬系統,由數據采集與參數計算模塊、大數據云端管理模塊、虛擬原生模塊組成。
劃手借助蕩槳池顯示端能夠自感處于真實賽道,虛擬賽艇行進指標數據均由劃手通過蕩槳池船槳產生和控制,異地劃手可在同一賽場在線比賽并相互可見、可對話交流,可回看歷史數據和場景,極大提高賽艇運動的觀賞性和民眾參與度。該系統的技術水平具有顯著的獨創性、新穎性和實用性,是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技術在體育領域轉化應用的典型案例。
該系統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賽艇比賽場景數字原生模型,形成蕩槳池遠程聯賽虛擬現實系統,提升了蕩槳池運動的直觀感和體驗感。不僅為專業訓練隊提供具身運動模型和運動學大數據,還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技戰術最優訓練指導。
二、沈陽城市學院研發該系統的優勢有哪些?
01
賽事基礎
沈陽城市學院在賽艇運動中屢獲佳績
沈陽城市學院作為全國最早期開設水上運動俱樂部的高校,曾代表遼寧省參加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賽艇錦標賽暨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賽艇項目選拔賽,獲得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2000米季軍。學校董事局主席,校長徐偉浩教授擔任沈陽市賽艇皮劃艇協會副會長。2024年學校承辦了首屆綠島湖全國高校皮劃艇靜水公開賽,并獲得1銀2銅。在2024年中國皮劃艇公開賽暨全國皮劃艇靜水聯賽(總決賽)高校組得4金1銅,2024年第七屆沈陽國際賽艇公開賽獲得1銀1銅,2024年全國大學生皮劃艇錦標賽獲得1銀1銅的優異成績。沈陽城市學院還主辦了2024年遼寧省高校皮劃艇培訓,吸引了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沈陽體育學院等10余所省內高校的近百名師生參加,彰顯了學校水上運動的實力和影響力。
02
技術領先
依托類人足球機器人的科研成果
學校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深厚的技術、團隊、設備、成果、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等研究積累。2016年,沈陽城市學院聯合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遼沈地區首個類人機器人工程中心,地點設在沈陽城市學院;2017年,該中心獲批遼寧省類人機器人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沈陽市仿人機器人重點實驗室。依托該中心陸續增設了智能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新工科專業;自主研發的類人足球機器人2018和2019年參加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公開賽,蟬聯冠軍,并獲得世界賽第四名。2021年獲批遼寧省仿人足球運動訓練機器人重點實驗室。自2022年開始,學校將機器人具身智能先進技術融合虛擬現實和數字孿生技術并根植于蕩槳池,國內首創開發賽艇比賽模擬系統,極大提升了蕩槳池運動數字化、可視化、觀賞性、普適性,培育壯大了智能體育消費新業態。2024年申報獲批沈陽市虛實交互與數字孿生技術創新重點實驗室,同年,榮獲遼寧省職業技能大賽虛擬現實工程技術賽項銅牌2塊。
03
實踐基地
打造室內賽艇訓練基地——蕩槳池
2024年,沈陽城市學院專為賽艇訓練建造的蕩漿池包括兩個8人雙槳和1個8人單槳訓練池。場地旁還配有12臺賽艇陸上測功儀供學生上課和訓練使用,其中concept2劃船機是國家隊使用的同款。蕩槳池融入學校仿人足球機器人技術科研成果,配有動作捕捉系統和物聯網系統,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可以讓運動員直觀看出自己動作的不標準之處。AI也可以捕捉和分析動作視頻,給出改進建議。智能設備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使得該體能管理中心科技感十足,將仿人足球機器人的視覺識別與跟蹤技術和運動控制技術運用于蕩槳池人工智能系統,能夠計算和記錄劃槳數據并預測賽艇行進技術指標,此舉乃國內首創。
三、該系統在用戶體驗上有哪些創新?
該系統為蕩槳池用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真實賽艇”體驗,借助虛擬現實系統,用戶感覺自己處于真實水道,可以看到清晰水波紋以及船槳泛起的水花。賽艇蕩槳池虛擬現實系統的劃行距離、實時船速、槳頻、每槳劃距等劃行指標均由用戶通過蕩槳池船槳控制。異地用戶可通過虛擬現實系統實時在線比賽并呈現排行。用戶和觀眾都能夠看到其他在線用戶及船體。參賽選手之間能夠通過虛擬現實系統對話交流。能夠回看歷史數據和場景,極大提高賽艇蕩槳池運動的可觀賞性和民眾參與度。
四、該系統未來的應用價值?
該系統創造性地將陸上蕩槳池賽艇運動納入正規運動會賽艇比賽項目。使全世界各地的蕩槳池劃手(組合),通過本系統的實施,能夠不受氣候條件和劃道條件的限制,在當地室內蕩槳池參加遠程賽艇比賽項目,并開展真實的蕩槳池劃槳運動。以蕩槳池劃槳數據驅動虛實交互的賽艇虛擬比賽系統中,相應虛擬賽艇的劃行。各參賽隊的虛擬賽艇相互可見,能夠在選定的虛擬賽道以真實體感競相追逐并相互切磋技藝。參賽隊及觀眾的賽艇比賽臨場感遠遠超過真實河道的賽艇比賽。各參賽隊的歷次比賽過程均可回看,其參賽數據可隨時調用分析。
中國賽艇協會副主席陳春新認為,該系統是人工智能框架下傳統真實運動與電子競技虛擬游戲比賽的完美的融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運動方式和體育競賽方式,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和科學性,極大提高了賽艇運動的民眾參與度和專業訓練的可視化,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價值。
據了解,目前該系統已應用于沈陽城市學院新建的8人雙槳蕩槳池和8人單槳蕩槳池,并即將推廣應用于沈陽綠島學校的3座蕩槳池,已與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賽艇協會、沈陽國際賽艇中心等權威機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賽艇比賽模擬系統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不僅有助于提升賽艇訓練的質量,還能推動這項運動的普及和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設施的逐步完善,未來它有望成為賽艇運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并為中國賽艇運動在國際舞臺上的崛起提供有力支持。
沈陽城市學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工作,不斷提升科普教育服務社會的能力。目前已擁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普基地7個,遼河文化研究院、遼寧省大數據與輿情研究中心、遼寧省文化旅游產業研究眾創空間等省市級科研創新平臺16個,這些成就為學校的科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本次獲評“2024年度智能體育典型案例”是對學校科研創新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學校在智能體育領域不斷探索和突破的重要標志。未來,沈陽城市學院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深化科研平臺建設,加強與行業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智能體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落地,積極促進體育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升級。同時,學校將持續優化科普教育服務,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為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