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洗澡”可是個熱門話題
“南方人最近別天天洗澡”
甚至直接登上了熱搜第一!
寒冷的冬天
舒舒服服洗一個熱水澡
是最開心的事了
可以清潔身體、消除疲勞
尤其這個季節皮膚又干又癢
不少人以為是皮膚太“臟”了
甚至有人1天洗2次澡
這下肯定干凈了吧
可洗完澡后反而更癢了
用手抓癢也無濟于事
越抓越重
皮膚都出現抓痕和血痂
冬天洗澡多反得濕疹?
南京市第二醫院皮膚科副主任于曉云介紹,正常情況下,皮膚表面的天然保護膜——皮脂膜可以有效鎖住水分,以保持皮膚滋潤,就像給皮膚穿上的“保濕外套”。但冬天皮膚分泌的油脂減少,尤其是老年人,隨著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減退,皮脂腺分泌失調,更容易造成皮膚干燥。
此時再頻繁洗澡,尤其是用過高的水溫洗澡,或過多使用沐浴露、肥皂等洗澡,很容易將本就不多的皮脂給帶走,失去了油脂膜的保護,也就容易引發乏脂性濕疹了。
冬季乏脂性濕疹高發,愛燙澡的老年人群更是“重災區”。近日,愛干凈的蔣奶奶便遭了殃,不僅洗得滿身似長滿鱗屑,還洗裂雙腿皮膚,癢痛難忍……
老人每天用熱水燙澡半小時
皮膚開裂疼痛難忍
據悉,72歲的蔣奶奶平素很愛干凈,習慣每天睡前洗澡,入冬降溫后水溫調得更高,但半個月前莫名的周身瘙癢感令她倍感困擾。發現只有在燙澡時癥狀才能稍稍緩解,她每天都要用近45℃的熱水燙洗近30分鐘,甚至半夜癢醒還會再去洗一次,直到一周后全身皮膚奇癢、疼痛到寢食難安,才到醫院皮膚科看病。
經檢查,長江航運總醫院·武漢腦科醫院皮膚科接診醫師樊倩雯發現,蔣奶奶全身皮膚似鋪上一層白霜,干燥且散在分布大量白色細碎鱗屑,尤其是雙小腿皮膚皸裂,明顯可見網狀交織的紅斑,好似魚鱗的裂紋一樣。問診過程中,她仍癢得忍不住抓撓,抓到裂口處疼得齜牙咧嘴。綜合檢查,老人被確診為乏脂性濕疹。
樊倩雯表示,老年人群本身皮脂分泌相對較少,尤其寒冷的冬季更是少之又少,加上患者高溫、長時間、頻繁過度清潔,共同造成皮膚表面的皮膚保護膜(俗稱皮脂膜)被破壞,這才誘發并加重了乏脂性濕疹的發作。
為免病情進展致皮膚皸裂處破潰,濕疹加重,出現滲液(流黃水),甚至繼發嚴重皮膚感染,樊倩雯為老人制定了止癢、中藥熏洗光療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同時反復叮囑老人避免燙洗,加強保濕。經5天綜合醫治,老人的皮疹明顯消退,皸裂處已愈合結痂,瘙癢消失。
冬天洗澡注意這組數字
樊倩雯提醒,冬天洗澡應注意關于水溫、時長、保濕的一組數字:42,20,5。
從保護皮膚的角度,冬季不推薦天天洗澡,根據出汗的情況2~3天洗一次即可;
對于愛干凈、不洗就難受的人群,水溫不宜超過42℃,淋浴控制在10~15分鐘內,泡澡以不超過20分鐘為宜;可選用滋潤型的溫和沐浴露,切勿用皂基類清潔力強的沐浴露或肥皂。
對于皮脂缺乏的老年人以及平時皮膚容易干燥的人群,應抓緊洗完澡后的黃金5分鐘涂搽身體乳以加強保濕。
圖源:央視新聞
樊倩雯提醒,乏脂性濕疹可自查自測,日常若常覺皮膚干癢,出現干燥的白色鱗屑,一刮皮膚就出現發白的痕跡往往提示皮膚干燥,如果瘙癢加劇,越洗越干,甚至像蔣奶奶一樣出現魚鱗樣的皸裂、脫皮,則提示乏脂性濕疹,初期嚴格避免過度燙洗和搔抓,并堅持使用皮膚保濕劑的情況下,大多可自行恢復;若恢復不明顯甚至加重,應盡早前往正規醫院皮膚專科,遵醫囑進行足療程醫護。
已經出現了冬天皮膚瘙癢怎么辦?
可皮膚已經出現了瘙癢,又不讓多洗澡,該怎么辦呢?
1、合理飲食
飲食要清淡,減少辛辣、海鮮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增加富含維生素和水分的食物。尤其是富含維生素A、E的食物,如胡蘿卜、卷心菜等。
2、穿著適宜
冬天穿衣要柔軟,優選全棉材質,避免貼身穿著化纖等可能摩擦或刺激皮膚的面料。
3、避免搔抓
抓癢會加重皮膚損傷和炎癥,可能造成瘙癢加重的惡性循環,必要時可以使用冷敷來緩解瘙癢。
4、保持皮膚濕潤
定期使用保濕產品,特別是容易干燥的部位,如小腿和手臂等。
如果以上方法仍無法緩解皮膚瘙癢,或者出現以下情況,請及時就醫。
持續性瘙癢:
皮膚瘙癢持續超半月仍不能改善。
系統性疾病:
本身患有某些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瘙癢加重:
已經確診瘙癢癥的患者,如瘙癢突然加重,給生活工作帶來困擾時也應立即就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