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個用戶送修一臺富士GFX100,因為一次小意外把肩屏磕碰壞了。這是一個小事故,但維修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和用戶溝通了一會兒,覺得挺有意思的。
這是用戶維修的相機,在肩屏部被硬物頂撞了,有凹陷的痕跡,液晶顯示屏也沒有顯示,但相機的使用沒有問題。
現在維修,最簡單的方案就是換一個肩屏面板。但頂蓋的凹陷很難修復。如果一起換就代價就比較大了。換一個肩屏
面板需要600多,如果整個頂蓋一起換需要近2000元。
放大顯示,可以看到被撞擊的部分有凹陷進去了。
從用戶的使用情況來說,對這臺相機還是比較愛護的,成色比較完好。在討論維修的方案時,用戶當然希望能還原到最好的狀態。但整個頂殼換掉的價格確實有點貴,因此我建議只換一個肩屏,給相機留下一個小的痕跡,也是一個紀念。用戶考慮再三接受了我的建議。
這是富士的第一代中畫幅微單相機,剛推出時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讓很多人實現了中畫幅的夢想。由于是中畫幅相機,所以配件也就比較貴。
雖然現在已經升級了幾代機型,但富士GFX100各項性能參數還是不錯,1億像素,加上獨特的色彩表現力。在很多方面都是比較優異的,在三五年內不會過時。尤其是拍照上可以一直使用下去。
開拆,我們看看中畫幅相機的內部構造有什么不一樣。
取下后殼連接排線。由于中畫幅的相機的機身比全畫幅大,所以內部的結構也就大,主板比較大,排線看起來也比較寬。
這是富LGFX100的內部結構,緊湊而不雜亂。
拆下頂蓋,看這里的構造還是挺復雜的,這里有很多功能組件。
繼續拆下功能開關組件 ,看到有一塊方形的板,這個就是肩屏的部分了。
由于頂部叁數屏邊柜凹陷變形,現在使用全新參數屏裝配不平,需要對其進行打磨修復,但凹陷痕跡很難校正,用力過猛會對頂蓋造成第二次傷害。
換好新的肩屏后,再裝配好頂蓋各功能組件,維修就基本完成了。
上完最后一顆螺絲,相機的維修工作就完成了。
最后測試,各功能恢復正常。只不過在頂部留下的痕跡,這個痕跡就沒法修復。用戶對這個痕跡還是比較在意,有點影響美觀,但為這個痕跡多花1000多元錢確實不值,最后只能接受這個結果了。
光圈有話說:
相機不用過分愛護,留下痕跡也是一種美
對相機我們是需要愛護,但不需要過分愛護,因為它就是一個工具。對于工具來說,我們是需要用它來更好地工作。在我們使用相機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磕碰。但只要達到我們創作的目的,就是留下一些痕跡,也不重要。
比如看到一些專業攝影師,他們的相機上有各種使用的痕跡,可以看出他們在使用這臺相機給他們創造價值,這些痕跡就是見證。一些明顯的痕跡背后還有一些小故事,這讓相機也有了生命力。
如果我們對相機多余地保護,甚至影響了我們的創作。相機保護得再好它也是一臺機器而已。當然這只是個人的觀點。現在很多人相機的使用考慮到今后的出售,有痕跡會影響二手交易,那么可以做一些必要的保護,如果自己用,還是以工作為重,怎么順手怎么來。如果相機在你手中是因為使用過程中出現一些意外或用壞了,這臺相機也發揮了它的應有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