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印就劃界問題重啟新一輪特別代表會談,此次會議,雙方達成了6點共識,時隔五年,中印邊界談判終于達到了一個全新高度,那么,中印邊境將迎來哪些新變化?
中印劃界談判獲新共識
自2020年加勒萬河谷事件后,中印邊境談判便一直深陷僵局。此次12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3次會晤,則是過去5年以來雙方的首次會晤,此次會議,印度一改常態,在邊界問題上積極與中國進行實質性討論,并一口氣達成了6點共識。
其中包括承諾就邊境相關問題繼續與中國積極保持溝通交流,做好相關工作落實,進一步加強特別代表會晤機制建設和軍事談判的協調配合,并一致同意將在明年舉行新一輪特代會晤。除此之外,印度同意與中國按照2005年特別會晤就解決邊界問題達成的政治指導原則,共同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一攬子邊界問題解決方案。同時 ,雙方還加強對邊境的常態化管控。據說,此次會談后,中印都將更清楚的界定和劃定雙方實控線。這對于中印來說,都將是邊界談判問題上的一次新突破。
中印邊界有哪些爭議
印度位于我國西南側,兩國邊界線長達2000公里,共分為三部分,其中西段位于我國新疆西藏與拉達克之間,以喀喇昆侖山脈走向為界,中段則指的是我國西藏與印度旁遮普、喜馬偕爾和北方邦接壤邊界,以喜馬拉雅山脈為走向劃分,東段則比較特殊,這部分邊界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與印度阿薩姆平原交界,位于不丹與緬甸之間,這條界線是中印兩國人按照雙方行政管轄范圍,形成的一條傳統習慣線,但19世紀英國殖民南亞后,試圖將殖民勢力進一步向北推進。
19世紀60年代,英國殖民者為尋求一條進入新疆腹地的捷徑,開始覬覦我國阿克賽欽,阿克賽欽地處我國新疆與西藏之間,是夾在昆侖山和喀喇昆侖山的一處半封閉性山間盆地,西側與拉達克相接,該地區雖然海拔高達4300米,但地勢相對平坦,有多處山口可經拉達克通往印度腹地,因此這里自古便是我國新疆與印度次大陸以及中東地區溝通的重要通道。
英國殖民者試圖將這里作為跳板,深入新疆和西藏,于是未經清朝允許私自在該地區勘界,并沿昆侖山畫出一條所謂約翰遜線,將一直以喀喇昆侖山脊為界的中印西段邊界向東推移,將阿克賽欽地區非法劃入英屬印度的克什米爾地區。
為攫取青藏高原,擴大殖民范圍,英國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兩次入侵西藏,1914年英國策劃與中國和中國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西姆拉舉行會談,共同商討西藏問題,在此期間,英國殖民者背著民國談判代表,炮制了一條麥克馬洪線,將中印東段邊界從阿薩姆平原邊緣向北推進至150公里的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上,這段偽界線西起中不邊界,向東直至伊索拉希山口,全長1700公里,將原本屬于我國的藏南地區非法劃入英屬印度。且這條偽界線直到1936年才被首次公開,但自始至終都未得到我國承認,西姆拉會議無疑也是一次失敗的會議。
另外,英國殖民者還在中印邊界中段侵占屬于我國的桑、蔥莎地區,并與當時的西藏地方代表進行談判,試圖令其承認桑、蔥莎地區屬于英屬印度,但遭到了嚴厲拒絕。
二戰結束后,英國殖民統治瓦解,不得不退出南亞,印度也在1947年宣布獨立,但獨立后的印度卻宣稱要全面接管英國在中國西藏占領的部分邊境領土,并試圖進一步擴大占領范圍,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印度不僅拒絕歸還藏南、桑、蔥沙等地區,還占領了中段的波林三多、巨哇、曲惹等總計2000平方公里,以及西段的巴里加斯地區。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后,我國進一步實控阿克賽欽,但在我國撤回實控線內之后,大部分藏南等地區再度被印度占領,邊界談判也陷入僵局。直到1981年,中斷20年的邊界談判才得以恢復。此后中印雙方邊界談判依舊漫長。2020年加勒萬河谷事件,讓雙方邊界談判再度陷入冰點,而此次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則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也預示著2020年加勒萬河谷事件正式就此告于段落。
從中印邊界談判歷程不難看出,雙方邊境問題存在一定歷史性和復雜性,解決過程中,也將面臨一定挑戰,但自今年金磚峰會以來,中印邊界談判便取得了一定突破性進展,10月25日,中印還在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德姆喬克和德普桑平原首次實現完全脫離接觸,此次重啟特別代表會晤,進一步推動了中印劃界進程。
在過去幾年里,印度在美國牽頭提出的“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等西方合作機制中,并未得到實質性利益,而如今的印度,經濟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2023年印度GDP已經達到了3.5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五,僅次于美中德日,經濟增速高達7.58%,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個。但高速增長的同時,印度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消費經濟正在經歷結構性變化,私人消費占GDP出現明顯下降,貧富差距正在進一步擴大,同時印度制造業崛起仍十分困難,2023年,印度國內制造業占GDP比重從十幾年前的18%下降至15%,國內人口超14億,但勞動力質量不足,且市場不穩定,另外還面臨著文盲率、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嚴峻情況。
為緩解壓力,突破瓶頸,印度迫切想要吸引更多海外投資,然而,由于印度惡劣的營商和投資環境,導致大量外企流走,據統計,2023年印度引入外商直接投資金額暴跌43%,2023財年中國投資凈流入量更是下降62%,達到17年以來歷史最低水平。在西方無法彌補這部分流失的情況下,印度更希望中國繼續擴大對印投資,因此相關人士分析認為,這也是印度自今年以來,在邊界問題上態度轉變的關鍵原因之一。但合作共贏是基礎,印度要想吸引更多中國投資,如何確保國內營商和投資環境足夠安全、可靠、穩定,才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