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權重股繼續回調,科技股率大盤突破3400點
今日消息面:
【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漲0.07%,錄得日線5連漲;標普500指數跌0.04%,納指跌0.05%。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特斯拉跌超1%,微軟、英偉達、奈飛、谷歌、亞馬遜、Meta小幅下跌;英特爾、蘋果小幅上漲。其中,蘋果連續第四個交易日續創歷史新高,總市值達3.92萬億美元。
【國家統計局: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7%】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674.8億元,同比下降4.7%。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387.7億元,同比下降8.4%;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43.0億元,下降5.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062.9億元,下降0.8%;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9649.1億元,下降1.0%。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7.3%。
【證券時報頭版:“嚴”字當頭 監管緊盯資本市場違法違規立體化追責】證券時報頭版文章指出,2024年,嚴監嚴管是資本市場的主基調,這是維護市場“三公”秩序和市場穩定的內在要求,也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必然之舉。當前,監管部門逐步探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鏈條監管體系,盯住“關鍵人”“關鍵事”,執法更加嚴厲,違法成本更高。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證監系統查辦相關案件逾700件,罰沒款金額超過去年全年。
【今年已有427家公司終止IPO】滬、深、北交易所最新數據顯示,12月份已有10家公司終止IPO,年內已有427家公司終止IPO。(財聯社)
【兩市融資余額增加11.49億元】截至12月26日,上交所融資余額報9568.4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1.44億元;深交所融資余額報9097.7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0.05億元;兩市合計18666.2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1.49億元。
今上午大盤低開1點3397點,探底3388點,沖高3418點,午前收3407點。上證50、滬深300、上證指數、深成指、創業板、科創板、中證500、中證1000漲0.01%,0.13%、0.29%、0.68%、0.73%、1.28%、1.17%、1.24%。個股漲跌比為4404:900,漲跌停比79:4。兩市半日成交額為8903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279億。
這兩天四大銀行股六大權重股回調,連續重倉的以科技股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蹺蹺板式上漲。
今上午在恢復北上資金交易后,大盤放量近1300億上漲,一舉沖破了3400點整數關,最高3418點,又是4400多股上漲。
可見,市場絕大多數投資者認同大盤股搭臺成長股唱戲的中國式慢牛,一旦大盤股快漲,指數快牛,中小市值股就跳水。而當大盤股下跌或橫盤,中小市值股就輪番大面積上漲。
尤其是有了22只中證A500ETF后,市場的穩定性進一步得到加強。科創板、創業板、芯片、半導體、軟件、信創、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類ETF漲幅更大,市場賺錢效應明顯。這種格局更容易吸引場內外新增資金進場。
離年底還有2個半交易日,大盤很可能收在3400點上方。大盤今年漲14.5%左右,在亞太股市漲幅中僅次于日本股市。而創業板漲17.6%,科創板漲22.1%,在全球股市漲幅中名列前茅。今年A股總體是5年來漲幅最好的一年。
從12.09、12.12兩次重要會議的政策導向看,明年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和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激勵下,A股三大主線已經十分明確,即大消費、新質生產力、購并重組,收益最大的便是科技股為代表的中小市值成長股。因此,更需要管理層認同大盤股搭臺,中小市值成長股唱戲的格局理念,那么明年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仍然是大有希望。
下午關注:大盤下方能否收在20日線3390點之上?上方能否收在3400點之上?4404:900的個股懸殊漲多跌少局面能否維系?成交量能否溫和放大到1.4-1.5萬億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