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清代臺灣絕大部分時間隸屬于福建省,臺灣府是福建的一個“地級市”。直到清光緒十一年(1885),臺灣單獨建省,行政級別始與福建齊平。
鑒于臺灣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版圖戰略地位,在清代歷史上,清政府一向高度重視對臺灣社會的統治和管理。
從康熙時期到光緒年,歷任福建封疆大吏如閩浙總督、福建巡撫、福建布政使等,在正常處理省內政務之余,無不把臺灣事務當做是政治上的頭等大事來抓,以至于一些細枝末節之事,但凡涉及臺灣,他們都要親自過問,甚至打報告向皇帝請示。
清代乾隆及嘉慶時期的大吏李殿圖,差不多有十年時間,在福建任職、居住,期間,臺灣事務永遠是他心頭的第一要務。
乾隆六十年(1795),李殿圖遷福建按察使,主管閩省司法案件。其間他多次乘船漂洋過海,深入臺灣島,入軍營、走社會、穿街巷、登高山,明察暗訪,各種大案小案一把抓,有力促進了臺灣社會的民生秩序。
這塊【上國觀光】匾,就是李殿圖出任福建按察使期間所題寫。
接替乾隆做皇帝的嘉慶,也十分重視臺灣。李殿圖能夠站在宏觀視野高度,狠抓臺灣治安問題,嘉慶對他很是滿意。當然李殿圖將福建全省的司法秩序也都治理得井井有條,不過對臺灣事務尤其細致入微罷了。
嘉慶三年,李殿圖升遷福建布政使。這下,他的政務范圍更寬了。小到民事訴訟、司法案件,大到農耕、糧稅等,都在李殿圖的管轄范圍。
這塊【名世奇才】匾,李殿圖題寫于任職福建布政史期間,時間為清嘉慶五年(1800)。
期間因精力不逮,李殿圖去臺灣調研的次數不算多,但他的官職工作報告,總是把涉臺灣事務放在突出位置,久而久之,福建官場內外,中基層官員和臺灣百姓等,遇到有關臺灣的問題,都愛向李殿圖匯報或反映,再由他捉筆寫報告向清政府請示或申請解決辦法。
李殿圖的臺灣報告,最終都會呈到嘉慶皇帝的面前,由此,嘉慶也對李殿圖形成了“臺灣報告專業戶”的印象。顯而易見,這種印象分對李殿圖的官場升遷是大有裨益的。
沒過多久,嘉慶提拔李殿圖任安徽巡撫,以示嘉獎。但僅僅一年多后,嘉慶七年(1802),嘉慶皇帝覺得李殿圖還是適合去福建工作,那樣他就能看到李殿圖的“臺灣專項報告”了;因此李殿圖轉任福建巡撫。
李殿圖任福建巡撫以來,將省內軍政工作抓得風生水起,頗得官場和民間的好評。但這些在正式的歷史檔案中都難以見到詳細記載。為什么呢?因為歷史的目光全都集中到李殿圖的“臺灣報告”中去了。
根據《嘉慶實錄》檔案記載,福建巡撫李殿圖上奏臺灣事務的折子多如牛毛,諸如臺灣駐將的升遷、調動、死亡,臺灣農耕豐收或欠收,族群打架又和好等等,事無巨細,都可能在李殿圖的報告中出現。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忍不住要感嘆,李殿圖關注臺灣事務,管得這么細,也不嫌煩、不嫌累?
歷史往往充滿了玩笑的意味。李殿圖對臺灣事務這么上心,但他最后栽跟頭也恰恰栽在涉臺灣事務上??梢哉f,李殿圖的官場生涯末期,用“敗走臺灣”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了!
李殿圖的“敗走臺灣”,主要有兩件事可為之定性。
一是發生于嘉慶十年(1805)的駐臺灣游擊將軍陳廷高殺親案。事情的原由是:陳廷高的原配老婆和小妾,均與陳廷高的親兵蔡朝英有染,而陳廷高的女兒及其丫鬟卻知情不報。此事被陳廷高發現后,怒逼五人服毒自盡。雖然不是親手殺人,但陳廷高也是謀害了多條性命。
這件事情經李殿圖上報,驚動了嘉慶皇帝。嘉慶命令福建巡撫李殿圖和閩浙總督玉德聯手查案——而且要他們親自赴臺灣調查。
此事敘述起來繁冗得很,在此不贅述。反正李殿圖和玉德調查的結論是:前述五人是出于羞愧自殺的,與陳廷高無關。李殿圖將查案過程和結論形成報告,呈給了嘉慶皇帝。嘉慶閱后,提出了種種疑點線索,要求李殿圖斟酌重查。但李殿圖重新辦案后,最終還是認定陳廷高無辜。
歷史證明,嘉慶皇帝真的有兩把刷子,他始終覺得,前案疑點重重。嘉慶十一年,嘉慶將李殿圖轉調江西巡撫。同時,嘉慶令新任福建巡撫繼續調查前案,最終查明陳廷高逼迫五名受害人自殺。
前案以陳廷高被處以極刑而結案。而李殿圖卻因處理該案出錯,被抹上了一層歷史污塵。但李殿圖“敗走臺灣”,不止于此。海盜蔡牽之亂,更是將李殿圖釘在了歷史恥辱上。
蔡牽是今廈門同安人,早年下海為盜,截至李殿圖初任福建巡撫的嘉慶七年,蔡牽海盜團伙勢力已達萬人之眾,擁有一支龐大的船隊,他們縱橫于海峽兩岸,時而攻打廈門島,時而進犯臺灣島。
當時李殿圖作為福建巡撫,理論上應該掌舵剿滅蔡牽之事,無奈李殿圖作為一介書生,對軍務十分生疏,不知道如何調兵遣將遏制蔡牽勢力。
李殿圖眼看蔡牽勢力進一步坐大,他本人作為一省統帥卻束手無策。到了嘉慶十年(1805),蔡牽自稱鎮海王,率領船隊駛入臺灣鳳山(今高雄),一度包圍了臺灣府城,險些攻占寶島。
對于李殿圖在軍事上的碌碌無為,嘉慶越來越不滿。嘉慶十一年,如前述,李殿圖被轉調江西巡撫。沒過多久,嘉慶新賬舊賬一起算,對李殿圖降級處理:李殿圖的身份從一品大員跌至五品小京官。嘉慶念在李殿圖品行尚好,著后者入翰林院就職。
可以說,李殿圖早年憑借寫“臺灣報告”漸得嘉慶恩寵,但誰也沒想到,他的官場生涯晚年卻又因在涉臺事務上無有建樹,而被打入冷宮。一言以蔽之,臺灣陳廷高殺親案、蔡牽海盜團伙攻臺事件,成為李殿圖的仕途滑鐵盧。
但鮮為人知的是,李殿圖在福建執政多年,對民生建設功勛卓著,換句話說,他是做了很多事的。光緒初年,時任閩浙總督文煜有感于李殿圖的政績,向光緒皇帝奏請嘉獎,光緒帝賜予李殿圖謚號為文肅。而李殿圖此時已經故去多年。
品藏天下,懷古惜今
塊塊榮匾豪門事,待追憶
件件華藝巨匠心,綻異彩
古曲今頌,天下品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