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大家為我及時高效的搶救,才能搶回一命,感謝所有醫護,感謝中大醫院!”12月25日,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生命·健康·責任”主題分享會上。45歲的嚴先生講述著,他晨跑時忽然倒地心跳驟停,在生命危急之時,路人、院前急救及中大醫院多學科醫護緊急高效及時搶救,讓他死里逃生的傳奇經歷。如今,他已經成為急救宣傳員,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授予“急診科普知識宣傳推廣大使”,所在單位被授予“急救技能社會化推廣合作單位”。這也是中大醫院首次向個人和單位授予健康科普推廣特別榮譽。
中大醫院授予嚴先生“急診科普知識宣傳推廣大使”
晨跑時突發心臟驟停,心肺復蘇46分鐘奪回一命
11月23日,一個周六的清晨,酷愛跑步的嚴先生,跟往常一樣,一清早就去玄武湖公園跑步。然而,當跑完3公里左右時,他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而這一切,正好被路人看到,為他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另外一位路人立即撥打120尋求急救。
120急救人員10分鐘內到達現場,此時患者情況非常危急,發現他牙關緊閉、全身抽搐、雙眼上翻、意識喪失,隨即出現抽搐停止,大動脈波動消失……不好!呼吸心臟驟停!急救人員立即繼續進行胸外按壓、氣管插管,緊急轉運到中大醫院。7點13分,患者到達中大醫院急診搶救室,此時情況并不樂觀,患者仍無自主呼吸,心跳、血壓、指脈氧都測不出來,急診醫學科馬紹磊主任指導醫護人員持續為他進行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呼吸機控制通氣等系列治療。6分鐘后,終于看到了希望,患者恢復頸動脈搏動。然而,他病情仍然很不穩定,出現室顫,醫護立即為他進行除顫,繼續進行高質量的心肺復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分鐘后,患者再次出現反復發作的室顫心率,除顫6次,與此同時,持續進行心肺復蘇,升壓、強心、糾酸、維持電解質等內環境穩定……功夫不負有心人,心肺復蘇46分鐘后,經過醫護的共同努力,患者恢復竇性心率,并慢慢出現眨眼動作,右手開始活動,患者終于有自主意識了。
重癥醫學科10天后,他康復出院
在緊張搶救過程中,急診醫生緊急聯系了重癥醫學科會診。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謝劍鋒接報后,正在趕往學術會場講課的他立即改變主題,緊急趕往醫院參與搶救,根據患者救治情況,評估是否上ECMO,指導患者救治。看著患者心臟慢慢恢復跳動,醫護們終于如釋重負,感到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患者病情稍稍穩定后,迅速轉入國內一流的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雖然心臟恢復自主心律,但是還有一系列的問題要解決。“雖然我現在很擔心他,但是看到你們快速有效的救治,我很放心。謝主任,就按照你們的計劃治療,我們充分信任你們。”嚴先生的妻子對謝劍鋒主任堅定地說道。有了這份信任,剩下的就是放手救治。
長時間的心臟驟停,大腦處于缺氧狀態,勢必會對大腦造成損傷,因此為其進行低溫治療,讓大腦充分得到休息。并針對癥狀性癲癇、神經源性休克、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冠脈綜合征等一系列的問題,制定精細科學治療方案。治療5天后,患者恢復清醒,開始進行康復訓練。患者情況一步步好轉,住院10天后,嚴先生康復出院了。
出院前,他特地到急診醫學科,對救治他的醫護表示感謝。此時的他,已經精神抖擻,紅光滿面,恢復了往日的活力與生機,根本看不出是在鬼門關走過一遭的。
患者錦旗送醫護,醫院授予新身份
12月25日,嚴先生出院1個多月后,他再次來到醫院,嚴先生所在醫院為中大醫院送上一幅寫著“仁心仁術誠可敬,生命安全守護神”的錦旗。
嚴先生所在單位為嚴先生贈送錦旗。
嚴先生所在單位為中大醫院“看到你現在恢復地這么好,我們也很欣慰。你這次的成功救治,離不開救治的任何一個環節。不僅僅是我們多學科團隊科學治療的結果,好心路人第一時間及時有效的心肺復蘇也特別關鍵。所以,我對你有一個要求,你出院后,我們免費為你和家人培訓急救技能,以后看到有人跟你一樣‘路倒’的情況,一定要及時施救。并將急救科普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把愛傳遞下去,讓更多人受益。”急診醫學科馬紹磊主任說道。
中大醫院也特別舉辦“生命·健康·責任”主題分享會,會上,也傳出了一段醫患雙向奔赴的佳話。中大醫院也為嚴先生及送上了生命健康“大禮包”。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聘請嚴先生為“急診科普知識宣傳推廣大使”,希望與醫院醫護人員一道,共同向社會大會傳播科學權威的健康科普知識。嚴先生所在的公司被授予“急救技能普及社會化推廣合作單位”。未來,中大醫院與該單位攜手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開展健康科普知識宣教與急救技能培訓推廣,傳播時代健康強音,守護員工生命健康。
開展急救技能公益活動,彰顯社會責任擔當
相關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30萬人發生院外心臟驟停,南京平均每天大約有10人會出現院外心臟驟停,國內的院外成功救治率僅有1.2%,而國外成功救治率最高可達18%。為此,亟需向大眾普及心肺復蘇等基本急救技能。
著名重癥醫學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執行院長黃英姿教授表示,這個病人心臟驟停46分鐘獲得成功救治,二周后重回正常生活和重返工作崗位,恢復得這么快這么好是非常了不起的。主要得益于第一時間路人的現場急救、120快速轉運、醫院多學科接續搶救,從院外到院內全鏈條全流程及時有效的救治,每一環發揮的作用都至關重要。這一案例也再一次提醒大家普及急救技能的重要性,附屬中大醫院將繼續發揮醫教研優勢,采用多種多維教學示范模式,向社會各界傳播急救技能與健康知識,為提升人民群眾健康意識和水平,貢獻更多中大力量。(文字/劉敏 攝影/朱嘉琪 校對/王倩 編審/程守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