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之鎮山之寶三大營,分別指神機營、五軍營和三千營,此乃朱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耗費無數代價所打造之豪華野戰部隊。
神機營,乃中國歷史上最早成建制之火器部隊,“神機” 二字出自《淮南子》,即 “神機陰閉,剞劂無跡,人巧之妙也”。神機營在軍隊中專司掌管火器,開創了世界上火器部隊之先河。后來清朝沿用明朝軍制,設火器營,常駐守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時亦扈從。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建立之神機營,俗稱洋槍隊,乃一支裝備洋槍、洋炮之軍隊,在這些裝備中可窺見朱棣神機營之影子。
五軍營。何為五軍?《明史?兵志一》記載,京衛之步騎軍分為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謂之五軍。從《明史》中此段對五軍營之描述可知,五軍營之特色為步騎混合協同作戰,騎兵之機動性與步兵穩扎穩打之能力相結合,使此支部隊之綜合作戰能力大幅提高。
正因五軍營強悍之戰斗力,在明朝兩百多年之歷史中,歷次著名戰役中皆有五軍營之身影,如靖難之役、朱棣之五次親征、麓川之役、北京保衛戰、成化犁庭等等。誠如李云龍所言,每一支部隊之首任將官決定此部隊之精神和調性。五軍營最初之班底甚為不凡,乃是負責北伐元朝之十萬明軍精銳,其將領正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徐達,二者結合注定了五軍營之非凡。
三千營。“塞外降丁三千騎,鍛造大明第一騎”。眾人切不可被三千營之名所誤導,此部隊之最初班底乃是北元前來投降之三千騎兵。后來隨著部隊之發展,實際人數自然不止三千人。三千營與五軍營不同,其下屬全部為騎兵,此支騎兵部隊人數雖不多,卻是朱棣手下最為強悍之騎兵力量,他們在戰爭中主要擔任突擊之角色。
縱觀朱棣的一生,可謂是能征善戰,其軍事才能在帝王之中名列前茅,恐僅次于其父朱元璋,且不貪圖享樂,一生都在為大明開疆拓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