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米多長,
824個人物,
60多匹牲畜20多只木船。
這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巨作《清明上河圖》。
投資30億,
耗時五年,
多位實力派演員參演,
這是優(yōu)酷新劇《清明上河圖密碼》。
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古裝探案劇。
以歷史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
展現(xiàn)了宋代繁榮景象下暗藏的波濤洶涌。
目前,
該劇已經(jīng)播出了10集,
網(wǎng)上評論褒貶不一。
有些人認為該劇劇情精彩,反轉過癮。
也有些人覺得主角出戲,
探案沒有邏輯。
那么,
這部劇為什么會引發(fā)如此截然相反的評價呢?
小編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優(yōu)缺點都很明顯。
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
《清碼》一開始劇情節(jié)奏非常好,
上來就是一個誤殺的故事,
直接把主角的人設和人物關系干脆利落地帶出來。
同時通過打鐵花,
放孔明燈等日常展現(xiàn)了東京的市井風情。
這之后,
又用主角如何脫險來營造懸念,
牢牢抓住了觀眾的心。
第一案無論是逃脫詭計設計還是官員高抬貴手的理由都比較合理,
并沒有讓人感覺突兀。
但從第二個案件開始,
節(jié)奏就沒這么好了,
有些橋段設計得比較生硬,
尤其是祥瑞的詭計幾乎只能存在于想象中,
現(xiàn)實基本不可能實現(xiàn)。
而趙家一大家子人又像開了掛一樣,
全程金手指,
只要他們在現(xiàn)場,
光是看看就能發(fā)現(xiàn)案件的關鍵。
不過得益于女主身份危機和趙不尤給妻子脫險主動參與職場危機,
這階段整體還是有不錯的懸疑性,
能牽著人繼續(xù)看下去。
但從第三案開始,
自從趙家人日常互動增多后,
探案的氛圍就越來越弱了。
在服裝道具方面,
這部劇的整體制作水平是在線的,
花了30億的效果肉眼可見。
那個繁華的東京城就是最好的證明。
東虹橋上,
市井百態(tài),鮮活眾生,
那些原本只存在于畫卷里的角色仿佛真的從紙上活了過來。
不過我們也不能否認的是,
除了精美的布景外,
劇中有很多臺詞與口型對不上的,
能看到很多人為的修改痕跡。
最后,
我們再來說一說爭議最大的演員問題。
《清明上河圖密碼》里選的演員大多數(shù)都是實力派,
無論是無良上司專業(yè)戶李乃文,
還是飾演變態(tài)的海一天等,
都很對路,
對手戲也基本潤滑順暢。
可最重要的趙不尤一家人卻有著不少問題,
首先是趙家姐弟與老戲骨比起來臺詞差距明顯,
一些表演細節(jié)處理得很生硬。
其次是白百何飾演的溫悅,
雖然從扮相上來說很貼合,
但不知道為何她在與趙不尤的日常對手戲里總有一些心不在焉感。
反而不如飾演年輕溫悅的王和表現(xiàn)得更出彩。
而最重要的角色趙不尤,
張頌文的演技毋庸置疑,
但他的外形并不適合古裝,
比起帥氣的現(xiàn)代裝,
張頌文的古裝扮相看起來過于普通。
而且,
古裝劇還放大了張頌文的臺詞問題,
一口廣東腔的普通話怎么聽怎么都不像個古人。
但這或許是張頌文讓人欽佩的地方。
有些演員演火了一個類型,
就一直演那個類型。
但張頌文不是,
他自己曾說過,
高啟強爆火后有很多強哥類型的本子來找他,
他都拒絕了,
最后選了一個和強哥完全不同的趙不尤。
他不喜歡重復,
他想要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攀爬不同的高峰。
雖然有爭議,
但他愿意為了自己的藝術目標跳出舒適區(qū)。
不管怎樣說,
清密都是張頌文自己的選擇,
是他的一次嘗試,
是他角色多樣性的證明。
目前來看這部劇比《大唐狄公案》好看是肯定的,
但好看多少還有待觀察。
那么,
各位親愛的朋友,
你們喜歡張頌文的表演嗎?
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交流。
我是榕樹洞里看世界,小小樹洞縱論天下瑣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