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5088位真人故事
我叫林珊珊,今年41歲,出生在云南西雙版納。
我愛我的家鄉,從小在山野鳥鳴中快樂長大。然而上大專那年,家里突遭變故。我的人生仿佛缺了一塊,日子變得痛苦、混亂。
我不認命,一邊學習,一邊賺錢,還接連遇到貴人,這才熬過了那段晦暗的日子。我做兼職導游、擺地攤、開英語培訓班,過得漂泊艱辛。直到我遇到了捷克老公,內心才有了依靠。
他比我小6歲,溫柔紳士、知識淵博。我倆因為一片藥相識,第一次見面彼此就有好感。可是他卻始終不肯表白,還因為一雙鞋的顏色勸自己不要愛上我。她媽媽也不同意我們在一起,中間生出不少波折。
好在結局是好的,如今我在捷克賣茶葉,老公在大學里教書,日子過得舒適、愜意,人生再無缺憾!
(我是珊珊,這是我的捷克老公)
我家有三個孩子,我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我父母都是農民出身,90 年代初去城里開了藥房。他們忙于打理生意,很少陪伴我們,我們是外婆一手帶大的。
外婆生于20世紀初,家里窮,一天學都沒上過,不過她一輩子勤勞能干。照顧我們時,她已年過70,但拾柴做飯、下地干活比我媽媽還厲害。
我們那里海拔不一,海拔高的地方人們會種茶葉。那會茶葉不值錢,外婆就會種水稻、黃瓜、豆角等經濟作物,或者養些小雞小鴨,拿到集市上去賣。
在我的記憶中,外婆不是挽著褲管在水田里勞作,就是系著圍裙在鍋灶前忙碌,再者就是蹲在臭烘烘的雞窩里,侍弄她那幾只雞球子。
她說話也很粗糙,什么“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老瓜能當勺,老話能當藥”。但她勤勞堅韌、不服輸的品質卻活生生地刻進了我的骨子里。
我從小雖偏內向一點,但“好學習、不認命”這兩點像極了外婆。不過,我比外婆還多了一點追求。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我的人生要充滿新鮮感和創造性。
(我對未來充滿期待)
后來,我們姐弟三人陸續進城,外婆也被接到了城里。可她不適應那里的生活,被來回接送幾次,還是獨自留在了鄉下。
城里人多熱鬧,連晚上都亮堂堂的,鄉野里跑慣了的孩子剛到城里,一切都覺得新鮮好玩。我們姊妹多,年齡又相仿,就一起上學,放了學到處跑著玩,假期時成群結隊地去森林里摘野果吃。
玩夠了,我們也不忘學習。我勤奮好學,但成績只在中等,唯有英語一枝獨秀。
隔壁鄰居是個開餐廳的,總是接待一些外國游客。和他們接觸多了,我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喜歡上了英文動畫、電影,英語也成了我最值得驕傲的學科。
不過,我那會并不覺得自己今后要走英語這條路。所以中考時我媽讓我學醫,我就考去了醫學院。但有句話說得好:“You never know what you like until you know what you don't like。”
去了醫學院后,我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醫學,也不喜歡那種工作上的單調和重復。再加上我們畢業那年不再分配工作。所以,畢業后我又去讀了商務英語的大專。
那時候的我努力上進,對未來充滿期待。只可惜,還沒等我夢想起飛,翅膀就被殘酷的現實給折斷了。
(家庭的變故,讓我早早背上了生活的重擔)
大專期間,母親意外離世,父親患病需要長期住院治療,再加上我最親愛的外婆也年老離世。我痛苦萬分,凡事需要自力更生,一下子陷入了生活的困境。
幸運的是,那之后我連遇貴人,人生竟有了轉機。
我的第一個貴人是我們學校的外教。他來自加拿大,比我大20歲。我那時沒有英文思維,耳朵聽到后第一反應是先轉化成中文,再去理解回復,所以口語很差,和他聊天很頭疼。
他給了我很多專業的指導,還鼓勵我多說多練,這才提升了我的口語。后來外教得知了我家的情況,像媽媽一樣關心我、鼓勵我,還給我指出了人生方向。
他建議我做兼職導游,幫我做簡歷、四處宣傳。兼職導游不穩定,他又建議我去夜市出攤。他每次路過我的攤位,都會過去看我,詢問下我的近況。節假日游客多時,他還過來幫我講解產品。
有了他的幫助,我的生活總算有了著落。
(我不認命,一邊工作、一邊賺錢)
我當時賣的是民族特色手工制品,但我覺得做生意不能千篇一律,外教也建議我最好去東南亞看看,我就想先去泰國探路。
2011年,我剛好去過泰國旅游,見識過那里的手工制品,覺得很不錯。可進貨不比旅游,我一年去兩次,一次10天,一趟下來相當辛苦。
泰國非常熱,經常是40℃的高溫。我每天頂著熱辣滾燙的太陽到處走,貨比三家后,再大包小包地扛到住處。天太熱了,汗水一遍遍地浸濕我的衣服,致使我渾身都是汗臭味。
進貨時間也都是固定的,上午10點開門,下午5點關門,掌握不好時間,很容易吃閉門羹。我沒有多少錢,每次只進兩三萬的貨,晚上就住在最便宜的青年旅館。
沒想到,就在我無依無靠、艱辛困苦時,我的第二個貴人出現了。這期間我做兼職導游,認識了一位英國人。他往返東南亞國家有 30 年,在泰國有認識的朋友。
(我做兼職導游,在夜市擺地攤)
有了他的幫助,我去泰國進貨,不僅有人領路找貨源,還可以借住在他朋友家,節省了不少開銷。有一次,我在泰國生病,他的朋友還帶我去看病。
可是朋友照顧我一時,照顧不了一世,更多時候還是靠我自己。后來我又去了印度尼西亞進貨,經歷也同樣艱難。
印度尼西亞更遠、更熱。有一次,我的水沒喝夠,急性感染生了病。可是那么大的醫院,沒幾個醫生會講英文,接診我的大夫聽不懂我講的話,情況特別緊急。
好在,接診醫生幫我尋了位會英文的大夫,全程做翻譯,這才救了我的命。后來,他給我開了藥,囑咐我回去按時吃藥、喝水,這才慢慢好起來。
2013—2015年3年的時間,我都在拼命找貨源、進貨、賣貨,就是想要多賺點錢。誰知,夜市競爭太過激烈,后來還倒閉了。2016年,我一邊做兼職導游,一邊租房做起了英語培訓。
盡管我畢業后離開了學校,也離開了夜市,但外教和那位英國朋友卻成了我一輩子的貴人和朋友,直到現在。
(我帶他們走寨子、跑茶山)
那一年我33歲,還是孤身一人,日子過得孤苦艱辛。實在累時,我真想有一個寬大的肩膀給我依靠。可愛情之于我太過珍貴而奢侈,我只能選擇相信和等待。沒想到,他會來得那么快。
他就是我現在的老公,捷克人,博士生,比我小6歲。當時版納會英語的導游不多,酒店會專門儲備一些資源,需要時再聯系。我的信息就在其中。
2016年,我老公的學生來版納旅游,要找一位會英語的導游,入住的酒店恰好有我的名片,我帶著他游玩了幾天。他回捷克后,說起自己的經歷,剛好我老公隨后也想來版納,就讓他學生把他的聯系方式推給了我。
不過,他發給我的行程很滿,我怕晚上騰不出時間輔導學生,就給推掉了,還介紹了另外一位朋友給他。誰知他到訪之后,怎么都聯系不上那位朋友,就又聯系了我。
他當時是從緬甸過來的,可能在那里吃壞了肚子。剛到青旅不久,他就給我發信息,讓我幫他買藥。我一聽他生病了很著急,再加上之前我在印尼的慘痛經歷,就趕緊跑去給他買藥。
(領略版納的風景和民俗)
他住的青旅剛好在我教室的對面,我們中間只隔著一條馬路。當天下著大雨,我買完了藥,就冒雨給他送藥。
我發信息讓他下來取,自己就站在大堂等他。第一次看見他,我印象特別深刻。他不到一米八的個頭,高高壯壯的,臉上布滿了胡茬,一雙眼睛很迷人。他看見我,很熱情地打招呼,給人很單純的感覺。
我不確定該吃哪一種藥,就買了兩種,一盒西藥,一盒中成藥。誰知,他接過藥,只看了一眼中成藥的說明書,就當著我的面把藥給吞了,我嚇得心里咯噔一下。
我特別吃驚,心想:“怎么樣也得先拿回房間研究下再吃吧。畢竟我們才第一次見面,怎么能那么信任我?”我問他:“你看得懂中文嗎?”他說:“看得懂。”
原來,他在捷克學過中文,閱讀和書寫都很好,只是口語說得不太行。聽他說看得懂,我這才放了心。
本來,我并沒打算做他的生意。可是他找到我,又是他學生介紹的,我只好接待了他。不過我沒有把他當客人,更多的是當朋友看待,沒有收他的錢。
殊不知,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與我竟有那么深厚的緣分。
(領略“一山一韻”的茶山)
他很喜歡這里的多民族風情,也喜歡這里的森林、食物,我就每天帶他去大山里到處走。不去山上時,我們就騎著我的電動小摩托到處轉。
白天,我帶著他走村串寨、跑茶山、看古樹,體會版納的奇特和神秘,見識瀾滄江的雄偉和磅礴。到了晚上,他就跟我一起去給學生們上課,和他們歡樂互動。那段時間我們雖然每天都很累,卻過得很充實、開心。
他家是典型的高知家庭。他爺爺奶奶都是老師,父親是大學教授,他和媽媽都是博士生。哥哥的學歷最低,也是個研究生。所以,他知識淵博,我們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其實第一次見面我們對彼此就有好感,我沒在意,權當是友情。誰知經歷了幾天的相處,我對他的感覺竟微妙起來。
我覺得他好溫柔,眼睛大大的、睫毛長長的好迷人。每次和他說話,我都會被他的眼睛所吸引,以至于連他說什么都沒聽清楚。
而他對我的細膩和關照,也明顯超越了朋友的界限。
(我開英語培訓班,為了生活艱難前行)
一月份的版納,太陽11 點才出山。我們每天出發得早,再加上霧氣,體感就很冷。他見我瑟瑟發抖很擔心,就把外套脫下來給我穿。怕我手冷,他把袖子擼上去,露出一截胳膊,讓我抓上去取暖。
認識他的那段時間我吃素,不想吃肉。他就陪著我吃素,還說自己喜歡吃素。看著他高高壯壯,還煞有介事說自己吃素的樣子,我被深深感動了。他不僅對我好,還偷偷地給我拍照片。
寨子里有很多當地特色的物件。我想著游客都喜歡拍稀奇的東西,就會配合他拍照。誰知,無論是拍上山砍柴的刀具,還是孔雀羽毛扇,他都會連帶著把我拍進去,我卻毫不知情。
看人工渠道時,我們拍了一張合影。整理照片時,我把照片發給他,竟鬼使神差地夾帶了一張自己的自拍照。發完我就后悔了,覺得自己有點自作多情,可撤回去又來不及了。
我并不十分確定他的心思,也很自卑。他年輕、學歷高,對生活和未來有著明確的規劃,而我卻一無所有。我選擇把這份感情深埋心底。
(直到遇到我的捷克老公,人生才有了光亮)
與此同時,他的內心也萬分糾結,明明喜歡我卻不想表白,甚至因為一雙鞋要和我劃清界限。
他很善良,害怕自己暫時沒有穩定工作,給不了我想要的生活;他怕回國后我們的感情會出現變故,萬一分了手,對我也是一種傷害。所以他一直強忍著,盡可能不去表露。
更奇葩的是,他還找各種“不要愛上我的理由”來說服自己。“我這個不好,那個不好。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理由都被他用光了,他就借口“我的鞋是灰色的,而他不喜歡灰色”來勸自己不要表白。
看他遲遲不肯表白,我有點難過,但凡事不能強求。不過,他終究欺騙不了自己的內心。回國前幾天,他難忍心中的炙熱,拋下了一切顧慮和念頭,向我表了白。
一天傍晚,我們散步去江邊。過馬路時,他很自然地牽起了我的手。在這之前他一直很紳士、很尊重我,從來沒有過拉手、搭肩等的肢體接觸。
所以,那一刻我瞬間懂了他的心意。抬眼望去,他正深情地看著我,深邃的眸子里滿是愛意。
(他小我6歲,溫柔紳士、知識淵博)
可惜假期結束,他就回了國,直到7月暑假才又回到中國。從那以后,我們開啟了異地戀的奔波。大多數時間都是他來看我,2018年夏天我第一次去了歐洲。
布拉格很小,我們走著走著大半個城市就走完了。這個城市歷史悠久,有很多有特色的古建筑,我們牽手徜徉其中,連空氣都彌漫著浪漫和愜意。
夕陽西下,最后一縷陽光穿過哥特式教堂的尖頂,穿過巴洛克式宮殿的雕花窗欞,我仿佛聽到了中世紀的鐘聲、馬蹄聲,感受到了古老靈魂的低語,有種穿越時空的錯覺。
這里的夏天30℃算高溫,對我這個熱帶人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不過這里的冬天是真的冷。2019年的冬天,我再次來到布拉格。
我之前沒見過雪,來了這里才發現,雪花好漂亮、好干凈,就是天氣太冷了。第一次雪后出門,氣溫低到-8℃。風一吹,我的臉都被凍僵了,一種刺刺麻麻的感覺傳來,整個人說話都不利索了。
這里的冬天還很干燥,有暖氣的地方,當地人都會放上加濕器。
(他家是書香門第,父母感情特別好)
期間,我還見了他父母。
他父母的感情非常好,爸爸很紳士。媽媽凡事追求完美,房間被打掃得一塵不染、干凈整潔。他們很熱情地招待了我。
可是對于我們的感情,他父母的觀點卻截然不同。他爸爸很喜歡我,也支持他的選擇,他媽媽卻不大同意。
當地人說捷克語,屬于斯拉夫語系。我婆婆的英文書寫還不錯,但不擅長口語交流。所以,她覺得沒辦法跟我溝通,也擔心文化差異會產生不可調和的家庭矛盾。
后來,我老公總是和婆婆講我們之間的事,婆婆對我了解得多了起來。婆婆好學,努力練習口語。我們還互加了聯系方式,隨時溝通,慢慢地她就喜歡上了我。
我們的感情不斷升溫,不過對于婚姻我喜歡順其自然,從未要求過他必須跟我結婚。但他了解中國文化,認定了要給我一個交代。
盡管他生活中是個很浪漫的人,我不高興的時候,他會買花回來哄我開心。但是,他卻沒有求婚,直接帶我去買了戒指。
(相戀6年后,我們在版納結婚)
2021年我們結婚了。婚禮是在山上舉行的,我們都穿了基諾族的服飾。因為疫情,我們只邀請了二三十個親朋小聚了一下。公婆和一些朋友沒辦法過來參加婚禮,就通過視頻看我們的婚禮現場。
我老公在網上訂購了德國的蜂蜜酒,再加上我們的茶,我們的婚禮算是有酒有茶。國外不流行婚前的婚紗攝影,我們所有的照片都是婚禮當天拍攝的。
國外也沒有彩禮的說法,再加上我也沒有父母了,婚禮都是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舉行的,所以我們結婚沒有彩禮。
婚后我們一直生活在中國,我從沒想過要去歐洲定居,再加上那會是疫情,回去也不方便。
誰知,婆婆生病了,病好后身體大不如前。為了回去照顧她,2022年初我們開始準備各種回國的材料,8月份疫情還在繼續,就回了捷克。
(我們回捷克定居,我在布拉格開了茶室)
從前我來歐洲都是來玩的,可這次不一樣,需要在這里長住。時間一久我就開始想家了,語言又不通,整個人的狀態都不大好。
再加上我一個外國人找工作受到局限,感覺自己價值感很低,和周遭脫了軌。迷茫時,之前的一段經歷,突然讓我的腦海里產生了一個絕妙的念頭。
歐洲的茶商只負責把茶葉引進來,對于茶的品質、文化一竅不通。前幾次來旅游時,我喝過這里的茶,覺得特別難喝。而我做兼職導游時,接觸了很多茶商,對茶葉很了解,我就想把家鄉的茶引到捷克來。
我研究了一下發現,這里賣茶不僅可行,還有天然的優勢。歐洲小國眾多,捷克剛好處于歐洲的中心,茶圈要比歐洲其他國家更大。這里的冬天很冷,有茶作熱飲再好不過。
于是,我開始到處跑茶節,興致勃勃地推薦家鄉的茶葉。不過,因為沒有店面,我每次都要把顧客預約到家里,特別不方便。我想租店面,可是在布拉格找一個店面實在太難。
(這里的冬天很冷,但有愛人在身邊,一切都是暖的)
這里的房子歷史悠久,古建筑要保留,人們不會拆了重建,即使裝修也要原模原樣的翻新。我們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才找到合適的店面。
那會,我老公在大學里教書,茶室開業后,我就一個人打理。一開始我對這里不熟悉,做生意有點放不開,后來經常和當地人喝茶聊天,發現他們友好熱情,就慢慢放下芥蒂,融入其中。
客人來店里,我會向他們介紹我們的茶山、茶的采摘制作。所謂“一山一韻”,每一道茶山,每一款茶都有不一樣的滋味。也會根據不同的體質、氣候、心情推薦不同的茶。
我還準備了筆墨紙硯,讓客戶動筆寫一寫毛筆字,親身體驗中國的傳統文化。慢慢地,我積攢了很多茶友。
有的茶友喝了好茶上了癮,有的喜歡上了我的性格,有些茶友對茶文化越來越了解,還成了我的助手。當地人來不會講英文,茶友就會用捷克語幫忙推薦、講解。
在布拉格待得久了,又接觸了那么多茶友,我開始慢慢了解這個國家、這座城市。
(我教茶友們品茶,也宣傳中國的傳統文化)
這里的食物偏咸,很油膩。啤酒很好喝,只是有一點苦味。甜的啤酒配油膩的食物不爽口,而苦一點的啤酒跟食物更搭。食物以面食為主,也常吃豬肉、牛肉、雞肉。沒有炒菜,要么炸、要么煎烤,他們酷愛烤肉。
這里的人很注重個人隱私,不會過多地詢問或干擾你的私生活,沒人在乎你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更不會有人催婚、催孕。
當地人不在乎一紙婚證的束縛。很多人一起生活幾十年都不結婚,有些人離異后重組感情也不結婚;當地人很開放,而且很包容。在這里經常能看到同性情侶出雙入對,不會被異樣看待,更不會被歧視。
布拉格是捷克的首都,但人們不會行色匆匆,焦頭爛額,他們覺得家庭比工作重要,周末基本都是雙休。本地人做生意是上午開門,下午定點關門,到了周末就關門休息,陪家人、陪孩子。
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是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從幼兒園到大學都不用花錢,念到博士的話,理論上他們還會給你發工資。不過高福利背后是高稅收,按照工種的不同,稅比最高可達40%以上。
(有了愛我的老公,自己的小事業,我在布拉格過得很愜意)
如今,我已經在捷克生活了兩年,逐漸適應了這里的一切,日子也過得舒適、愜意。
回首過往感慨頗多,我的人生坎坷起伏,但老天對我不薄。
在我無助、迷茫時,生命中總會出現很多優秀的人。我的外教、英國朋友、捷克老公,還有我那些茶友們。我特別感謝他們可以出現在我的人生里。
不過中國有句古話:“自助者天助!”我還要感謝過去的自己,是自己當初不認命,沒有放棄學習,這才認識了那么多優秀的人,得到了上天的眷顧,過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喜歡工作,也喜歡旅游,今后我希望和老公可以一段時間生活在中國,一段時間生活在捷克,以解我的思鄉之情。
最后我想說的是:“生活是一種奇跡,只要你相信,并為之堅定地努力。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奇跡也能出現。”而我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切。
這就是我,好學習、不認命、有點內向和倔強的林珊珊。
【口述:林珊珊】
【編輯:Sarah萱草悠悠】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