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姓,百家姓第二百七十位姓氏,全國封姓人口總數(shù)約42萬。
封姓得姓始祖是封鉅,也叫封父。
史籍《姓苑》記載,炎帝裔孫名鉅,姜姓。
夏王朝建立后,鉅的后代食采于封父(今河南封丘一帶),稱為封父諸侯國。
商朝末年,封父國被周文王所滅。
封父國的國人逃難他鄉(xiāng)。為不忘故土,他們以國為姓,為封氏,世代相傳至今。
周朝初年,封氏一脈定居于渤海郡(今河北滄州一帶),因此后世郡望渤海,并以望立堂,名渤海堂。
傳承到三國時期,封姓人家曾出現(xiàn)過一個傳奇人物:封衡。
他是魏國道士,隱居鳥鼠山 ( 今渭源縣境內(nèi) ) 修行。《后漢書》中有其專門記載,說他入山修道150余年,還鄉(xiāng)時,像20多歲的人。
封衡著有《容成養(yǎng)氣術(shù)》、《靈寶衛(wèi)生經(jīng)》、《墨隱形法》等,曾向曹操傳授氣功養(yǎng)身術(shù)。
傳承到今天,陜西是封姓的第一大省,大約占全國封姓人口的18%。
而在河南焦作沁陽市,則有一個以封為姓的村子,一度遠(yuǎn)近聞名。
這個村子叫封門村,位于太行山南麓的神農(nóng)山內(nèi),有幾百年的歷史。
封門村雖然以封為姓,但村子里并沒有封姓人家。
如今村莊已經(jīng)搬遷了,但留下的老村子依舊保存完好,一個充滿傳說和未解之謎的地方,成為很多年輕游客的探奇之地。
據(jù)說,不少戶外運動探險者探秘,進(jìn)入封門村會產(chǎn)生幻覺。
總有膽子大的,就像我們。從崎嶇山路走來,大約一個小時左右,眼前豁然開朗,就是封門村了。
村子依山而建,房屋明清建筑風(fēng)格濃郁,一條小河從村前潺潺流過,但村子一片寧靜,即便夏天,也感覺渾身發(fā)涼。我們想,或許是走山路出汗的原因。
村子周邊的山坡上,不時可見大小不一的小廟,仔細(xì)分辨,里面供奉的不是土地爺或者其他神仙,而是一對穿著古代服飾的男女。一名在半路上遇到的同行人說,村民們拜的不是仙,而是鬼。
走進(jìn)空曠的古村,沿著石屋間的小路前行,沒有人聲,也沒有鳥鳴,靜得連自己心跳的聲音都能聽見。
轉(zhuǎn)過一個小山坡,當(dāng)我們探頭看向一座空曠屋子的時候,忽然從里面走出一個老年人,他沖著我們笑。
他告訴我們,他是回來上墳的。
“人鬼同居,人死不出村”,這是封門村的喪葬習(xí)俗。
老人告訴我們,即便搬了家,人死后也要葬在村內(nèi),且都要戴著面具。
在隨后的行程中,我們問起流傳很廣的,神秘的太師椅的事情,老人慢悠悠地說“坐鬼不坐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