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云山戰斗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與美軍在朝鮮云山發生的戰斗。
云山位于朝鮮北部,是通往溫井、昌城、寧邊、博川的四條公路的交匯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朝鮮北部的交通樞紐。1950年11月1日至3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與美軍在云山展開了激烈的戰斗。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9軍兵分三路對云山發起猛攻,經過兩天的戰斗,志愿軍共殲美軍第1騎兵師第8團大部、南朝鮮軍第1師第15團大部,斃傷俘敵2000余人,取得了志愿軍首次與美軍作戰的勝利。
云山戰斗的勝利,極大地打擊了美軍的氣焰,堅定了志愿軍戰勝強敵的信心。云山戰斗也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重要的勝利。
戰斗過程
圖片來源于網絡
1950年11月1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9軍開始對云山發起猛攻。該軍兵分三路,每一路都有明確的攻擊目標和策略。
第39軍從東北、西北、西南三面對云山地區南朝鮮軍第1師形成包圍。美軍騎兵第1師此時正奉命接替南朝鮮軍第1師,并準備繼續向中朝邊境進攻。39軍奉命攻殲云山之敵。軍長吳信泉、政治委員徐斌洲集中8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1個高射炮兵團,以正面突擊與側后攻擊相結合的戰法,首先攻占云山,而后向龍山洞方向進攻。第116師從正面沿三灘川兩側山地實施主攻,其中一部向上九洞方向發展進攻;左翼第117師攻占三巨里后協同第116師圍攻云山,又以1個團穿插至上九洞斷敵退路;右翼第115師主力向諸仁、上洞、棲鳳洞方向進攻,從云山南面斷敵退路,阻敵增援。第115師第344團于泰川以北龍成洞地區阻擊美軍第24師北援。11月1日,美軍騎兵第1師第8團進入云山。15時,志愿軍發現南朝鮮軍有后撤跡象,遂提前發起進攻。擔任主攻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16師第348團在左,第347團在右,沿三灘川東西兩岸向云山猛攻。第347團第2營于23時30分突破南朝鮮軍一線陣地,率先突入云山城;第3營沖破美軍的層層阻擊,也于2日2時突入云山城。第348團攻占了262.8高地、間洞和朝陽洞后,先頭分隊也于2日2時突入云山東街口。第117師攻占三巨里,師主力隨即協同第116師左翼團殲滅朝陽洞地區之敵,而后向云山進攻。該師第351團由三巨里向上九洞方向發展進攻。該團1個營沿龍興江右岸向諸仁橋迂回,將美軍騎兵第1師第8團直屬隊及第3營740余人包圍壓縮在諸仁橋以北開闊地。進攻發起后,第39軍才發現對面是“開國元勛師”的美軍王牌師騎兵第1師部隊。當志愿軍各部知道是美軍王牌部隊后打得更猛烈了。第347團第7連沿云山街道由北向南猛打猛沖,在西街十字路口發現3輛坦克引導10余輛汽車滿載美軍向城外逃竄,立即發起攻擊,將其擊散。第348團第7連第2排在云山街區與撤退的300余名美軍遭遇,展開激戰,協同第347團一部共同將其大部殲滅。第116師二梯隊第346團第2營投入戰斗后,直插云山城,與美軍展開巷戰。2日3時30分,第116師占領云山城。在第39軍的猛烈攻擊下,美軍、南朝鮮軍分散逃竄。第39軍展開堅決的堵擊、追擊。第348團第2營主力于2日3時進至云山南2千米公路交叉口處,發現美軍坦克兵、步兵掩護1個榴彈炮兵營南撤,立即占領公路兩側要點予以攔擊,擊退其3次沖擊,并乘勢發起反沖擊,斃傷俘敵100余人,繳獲坦克4輛、榴彈炮9門、汽車30余輛。該營4連1排乘勝攻占云山機場,繳獲飛機4架。第347團3營進至云山東南5千米處,切斷通往上九洞公路,并繼續向上九洞攻擊前進,殲滅美軍1個榴炮營大部。戰至2日早晨,云山及其附近地區的戰斗基本結束,只有美騎兵第8團指揮機構和第3營被志愿軍第345團包圍于諸仁橋以北。2~3日,被圍美軍在飛機、坦克支援下多次突圍,均被擊退。在第39軍主力殲滅云山地區之敵期間,擔任阻援任務的第343團切斷龍山洞通往云山公路,在龍城洞、龍頭洞地區與由龍山洞北援的美軍騎兵第1師主力展開激戰,擊退其10余次進攻,將其阻于龍頭洞以南地區。3日晚,第345團發起進攻,全殲被圍于諸仁橋以北的美軍。
圖片來源于網絡
經過激烈的戰斗,到11月2日早晨,志愿軍成功攻占云山城及其附近地區。在這場戰斗中,志愿軍共殲滅了美軍第1騎兵師第8團大部和南朝鮮軍第1師第15團大部,斃傷俘敵2000余人,其中美軍就有1840余人。志愿軍還擊落了飛機3架,繳獲了4架飛機,同時擊毀和繳獲了坦克28輛、汽車176輛、各種炮119門以及大量的軍用物資。
這場戰斗的勝利,不僅沉重打擊了美軍的囂張氣焰,也極大地提升了志愿軍的士氣,為后續的戰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戰斗背景
云山戰斗第一次戰役中的重要戰斗,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與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首次交鋒。1950年6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不顧中國政府一再警告,越過三八線進逼中朝邊境,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中國人民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0月25日赴朝參戰。
30日,志愿軍西線主力部隊進至古軍營洞、塔洞、泰川以北、云山以北、溫井、熙三一線,完成戰役展開,并在此過程中殲滅南朝鮮軍第6師大部、第8師2個營,圍困第1師。南朝鮮軍遭到打擊,但并未引起麥克阿瑟的重視,他仍然堅持在感恩節前完成占領朝鮮的計劃。
吳信泉
吳信泉將軍
吳信泉(1912年3月26日—1992年4月2日),湖南省平江縣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杰出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吳信泉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9軍軍長,率部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在云山戰斗中,他靈活運用戰術,成功地將敵軍分割成小塊進行殲滅,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