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人有話要說
文丨談古論今
大家好,這里是談古論今。
“如果我死了,請一定要讓學校免責。”
你能想象,這是一群象牙塔內的孩子寫的?
12月23日下午,廣東五華縣水寨中學,老師們正宣讀著“承諾書”。
教室里靜得可怕,孩子們都低著頭,沒人敢說一個字——
“如果我出現自殘、自殺的行為,均與學校無關。我本人及家長或監護人不會以任何理由,向學校及學校工作人員主張任何損失和賠償,也不會干擾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字字如血,看完后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諷刺的是這場班會的主題,居然是“珍愛生命”......
你們關愛孩子們的生命了嗎?
讓孩子們提前寫下免責書,這就是他們的“珍愛”?
承諾書在網上曝光后,憤怒的浪潮瞬間爆發。
學校逼著孩子們,在最絕望的時刻,都要記得給他們打包票:
放心,我死不會連累你們。
看到這一幕的人們都紅了眼眶,顫抖的不只是憤怒,更是心痛。
一時間,“逼學生簽生死狀”的新聞標題刷爆了各大平臺。
水寨中學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上級多個部門派人趕赴現場了解情況,連續開了三場協調會,最終才出臺了這份處理決定:
責令收回《承諾書》并作廢處理,對學校負責人進行約談,全縣通報批評,要求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向學生和家長解釋說明。
可傷害已經造成,陰影也已經籠罩每個孩子的心頭。
今天,我想以點論面,討論當下一個嚴重問題:
我們的教育系統,早已被各種承諾書占領。
軍訓要簽,疫情要簽,大家要簽,放假也要簽......
各種約束的背后,導致老師不敢對學生太熱情,家長不敢讓孩子太自由。
每個人都躲在承諾書后面,豎起高墻,放棄溫暖。
你以為這種事情只發生在學校?
現實是,我們都是社會的“學生” 。
前幾天聽一位朋友講述他鄰居的遭遇,讓我心碎——
疫情期間,他的妻子快要臨產,急需產檢,社區就是不放人。
整整跪求了三天,對方才松口,但必須簽下"感染后果自負"的保證書。
"那一刻,"他眼里含著淚說,"我懂了什么叫尊嚴被踩在腳下。"
太多時候,你的鍋,只能自己背。
再回到這個事情上,
學校道歉了,承諾書撕了,通報也發了,可孩子們的心被刺得千瘡百孔。
一個處處被防范的教育體系,當真可怕!
老師們也每天背負著看不見的壓力。
面對學生,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關心,而是提防,不是傾聽,而是回避。
每一次互動都要先考慮風險,每一次對話都要留下證據。
課堂上,他們更要小心翼翼,生怕說錯一句話被舉報。 課后,他們步步為營,躲在規章制度的掩護下。
一切可能的風險都要提前預防,一切潛在的麻煩都要及時阻斷。
受傷的,永遠是最需要被保護的學生。
這些過度防范,讓老師們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在“自保”上,他們能給予學生的溫度和關愛,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流失了。
這種隱形的情感虧空,才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最大威脅。
各種突發情況發送時,第一時間從來不是對學生的保護——
老師們忙著留存證據,學校忙著推卸責任,學生的心理健康,早已悄悄亮起了紅燈。
防范代替了教育,條款代替了關愛。
我們需要的,從來不是一紙紙刻著防范的承諾書,而是一顆顆關愛、負責的心。
如果大家都忘記了,就問問自己:
如果教育丟掉溫度,我們還能守護住多少“未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信息來源均為網絡,如與事實不符或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作者澄清或刪除。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網絡世界!
敢為蒼生諫真言,豈因禍福避趨之!
@關注、點贊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