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志愿服務條例》《“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及《關于推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相關要求,進一步推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工作,促進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加快推動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2022年12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美團青山計劃聯合發起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青山公益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青山公益專項基金提供資金支持。
項目通過資助社會組織在社區、學校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宣講、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綠色低碳實踐等活動,有效激發公眾的環境保護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廣泛動員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實現從“要我環保”到“我要環保”的轉變。
青山公益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啟動以來,已資助61家社會組織在各地社區、學校開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活動。截至目前,項目已覆蓋39個城市,覆蓋421個社區和學校,開展了920場宣傳教育活動,提供志愿服務時長累計超過9萬小時,直接參與居民8萬多人次,相關宣傳報道超1800條,取得了良好社會影響。2024年12月初,項目榮獲第七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金獎。
即日起,青山公益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將啟動第三期資助活動,面向全國公開招募40家社會組織合作伙伴,其中30家主要面向城市社區、10家主要面向高校開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活動。項目將為每家社會組織合作伙伴提供5萬元人民幣活動資助。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可自行申報,也可由當地環保部門推薦申報(具體參見附件申報指南)。歡迎更多的社會組織加入我們,帶領志愿者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匯聚全民力量。
附件:“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青山公益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第三期合作伙伴申報指南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
美團青山計劃
2024年12月24日
附件:“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 青山公益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第三期合作伙伴申報指南
一、組織架構
聯合主辦單位: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
美團青山計劃
資金支持: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青山公益專項基金
二、資助概況
青山公益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第三期將遴選并資助30家社會組織進城市社區、10家社會組織進高校開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活動,主要圍繞環保政策宣傳、生態保護、“無廢城市”建設、垃圾減量與分類、資源循環利用、減少食物浪費等主題。每家機構資助5萬元人民幣,本期資助總額共200萬元人民幣。
三、申報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業務范圍中包括“生態環境”相關領域的組織優先考慮;
(二)能開具合規票據(增值稅發票或捐贈票據);
(三)注冊時間超過三年,專職工作人員不少于3人,近三年年檢結論為“合格”(如認定為慈善組織,則無年檢結果要求)。
(四)能按照基金會財務管理要求使用項目經費;
(五)能夠獲得當地(社區、街道或高校等)同意開展相關活動的書面材料;
(六)如能在中央或地方志愿服務線上平臺認證志愿服務時長,優先考慮;
(七)為提高項目覆蓋范圍,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第一期、第二期未合作過的機構;如第一期、第二期合作伙伴計劃申報,則必須選擇與第一、二期不同的社區、高校開展活動。
四、資助內容
(一)每家申報機構需得到當地許可,在不少于5個社區或5所高校開展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活動(注:①申報機構需確定是面向社區還是校園開展活動,兩者只能選其一;②如未得到執行地許可則視為無效申報);
(二)活動內容:
1. 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與社區居民、高校學生身邊的綠色低碳實踐相結合,在社區和校園中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無廢城市建設、垃圾減量與分類、資源循環利用、減少食物浪費等主題;
2. 引導公眾從綠色消費、綠色出行、垃圾分類等多個方面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3. 工作方式
①張貼海報(每個社區或高校不少于10張);
②培訓宣講(每個社區或高校不少于1場,每場不少于30人);
③提供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為每個社區或高校提供累計不少于100人次志愿者參與的志愿服務活動);
注:主辦方提供宣傳物料的電子文件,合作伙伴可添加所在機構logo后自行制作。
4. 績效考核
①過程記錄,包括但不限于:上傳海報張貼、宣講活動和志愿服務的活動照片(帶水印含日期地點等,需露出主辦方提供的宣傳物料),提交志愿服務記錄(包括但不限于中央或地方線上平臺錄入的志愿服務記錄)等;
②成果總結:項目總結報告、資金使用報告等。
五、開展時間
須在協議簽訂后的3個月內完成資助內容的所有活動。
六、預算列支
(一)本項目為定額資助,每家機構資助人民幣5萬元整。預算多于或少于5萬元均會認定為無效申報;
(二)預算可列支:物料費(如制作海報、橫幅、物料包、工具、小禮品、飲用水等)、人員費(含宣講老師、志愿者、工作人員等)、活動費(含場租、交通等)、稅費(如有)以及管理費(不得超過10%);
(三)資助協議簽署后,任何超過15%幅度預算的調整須提前書面征得同意,請按實際需要慎重填寫預算。
七、申報材料
(一)完整填寫的申請表(模板見附件,需由申報機構和支持社區、街道或高校確認蓋章);
(二)申報機構登記證書復印件;
(三)開戶行許可證(如有)復印件;
(四)本機構在中央或地方志愿服務線上平臺注冊認證記錄截圖、機構社保記錄、年檢記錄及其他認為有必要的材料復印件。
八、申報時間及資料遞交
申請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1月17日(以收到電子郵件時間為準,紙質版資料應在截止時間前寄出)
上述“申報材料”打印并加蓋機構公章后,將全部資料掃描為pdf文件,附帶完整填寫的申請表word版,以“本機構名稱+青山志愿服務進社區申報”或“本機構名稱+青山志愿服務進校園申報”為附件名發送至下方電子郵箱;加蓋公章后的“申報材料”紙質版郵寄至下方地址。
電子郵箱:liukaixi@cepf.org.cn
咨詢電話:010-67173592
快遞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16號環境大廈7層,劉女士,010-67173592
九、征集遴選流程
(一)官網、微信公眾號公布征集公告;
(二)收集申報單位資料;
(三)項目部門就申報項目進行初篩,如申報單位提交材料不滿足征集公告要求(如申報材料不齊全、不具備符合條件的法人資質、預算不符或管理費超額等),將取消申報資格;
(四)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評審,確定合作伙伴名單;
(五)主辦單位官網、微信公眾號公示青山公益生態環境志愿服務項目合作伙伴名單;
(六)簽訂資助協議并撥付首款。
申報表-進社區.docx
申報表-進校園.docx
來源: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