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各國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往往會派特遣部隊先頭作戰,以搗毀敵指揮中心,或者破壞其關鍵樞紐、偵察敵方作戰部署等,甚至還會插入敵后方配合大部隊作戰。此類行動往往呈現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的特點,會給敵方造成重大損失。
在半個世紀以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的特遣小分隊,也曾多次執行類似任務,其表現在今天看來,也毫不遜色。
13人小分隊端掉李承晚的團級王牌部隊
1953年夏季,朝鮮戰爭停戰前夕,我志愿軍為配合談判,爭取早日實現停戰,決定發動金城反擊戰。此次的作戰計劃里,我軍有一項明確任務:殲滅南朝鮮首都師第一團團部。
南朝鮮首都師第一團是該師的主力,系美式裝備,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將其命名為“白虎團",是李承晚的王牌部隊。執行這項任務的是志愿軍第68軍203師609團的一個偵察班,由副排長楊育才組織。這支僅由13人組成的小分隊,于7月13日夜化裝成南朝鮮兵,扮成護送美軍顧問的模樣,在我軍炮火的掩護下,冒雨徒步向“白虎團”團部所在地急速穿插前進。
執行奇襲白虎團的化襲小組
為了圓滿完成任務,小分隊針對敵后穿插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事先制定了周密的應對措施,這些身經百戰的偵察員們還進行了演練。
行軍途中,他們還活捉一名南朝鮮軍,弄清了敵人的口令,接連混過敵人三道嚴密警戒線。14日凌晨2時許,他們順利地抵達“白虎團”團部。恰逢敵團部開會,特遣小分隊突然開火猛烈襲擊,僅幾分鐘,就當場斃傷敵團長以下54人,活捉19人,搗毀了敵團部和通信聯絡,使“白虎團”無法再組織抵抗和增援,該團很快潰亂。
期間,志愿軍戰士包月祿闖進敵團部作戰室,繳獲“白虎團“的“虎頭團旗”,送到了總指揮楊勇司令員那里。楊勇下令給楊育才記特等功一次,后來授予其“志愿軍一級英雄”榮譽稱號。
這個偵察班有力地支援了師主力的戰斗,對全殲“白虎團”起了重大作用。師主力又趁夜堵截潰逃之敵,殲滅了“白虎團”團部附近的一個炮兵營大部,以及乘車來援的南朝鮮首都師裝甲團二營大部,擊斃該團團長陸根洙。14日白天的激戰中,志愿軍204師還生俘了南朝鮮軍首都師副師長林益淳。僅此一仗,就漂亮利索地把李承晚的王牌團全殲了,美李集團大為震驚。
白虎團袖章
志愿軍偵察支隊奇襲武陵里,38軍甕中捉鱉
1950年底,我志愿軍入朝不久發動的第二次戰役,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次重要戰役。這一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以慘敗收尾,奠定了中朝軍隊勝利的基礎。
戰役之初,志愿軍38軍接到任務:圍殲德川南朝鮮第7師。為聚殲敵人,軍部決定派一支偵察隊組成先遣隊,從敵人防區的結合部穿插過去,深入敵后,沿途報告敵情地形,在大部隊向德川之敵發起攻擊后,插到德川南面的武陵里,按預定時間破壞那里的一座公路橋梁,阻敵南逃北援,扼制德川之敵的突圍。
先遣隊臨出發前,38軍軍長梁興初和軍政委劉西元、副軍長江擁輝親自接見了張魁印,并交代了具體任務:“武陵里西傍大同江,有一條支流橫跨由南通往德川的公路。那里有一座公路橋,你們要今夜(11月24日夜)出發,在26日早上8點炸掉那座橋,估計那時候受到攻擊的德川之敵可能南逃,北上的敵人可能增援,在那時炸橋,有利于軍主力全殲德川之敵?!?/strong>
當夜,張魁印帶著地圖、電臺和英語、朝語翻譯出發了。這支先遣隊共323人,由38軍偵察連和113師偵察連及兩個工兵排組成,軍偵察科副科長張魁印和113師偵察科科長周文禮帶隊,這支隊伍中還有朝鮮當地內務署人員,他們作為先遣隊的聯絡員和向導,為行動方便他們裝扮成了南朝鮮軍。
第二次戰役經過要圖
先遣隊每個指戰員的臂上扎上白毛巾,在38軍339團佯攻掩護的槍炮聲中,從一個半山腰的小路悄然潛行通過敵前沿。當晚人們入睡時分,他們來到大同江邊的古城鎮。在鎮里抓到兩個南朝鮮俘虜并找到三個老百姓,弄清要找的渡口后,在敵人眼皮底下,機智地找到那座朝鮮人民軍從平壤后撤時筑的水面下橋,安全渡過了大同江。
但過江不久,尖刀班在摸進一個村子找向導時,發現屋里的敵人忙亂中正在抓槍,于是先敵開火,驚動了敵人,他們暴露了,隨后迅速撤出戰斗。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能再走大路,便趁夜爬上近處一座古木參天的高山。
第二天早上8點鐘他們才爬到山頂,在一塊露天地停下來。在這里用電臺向軍里匯報沿途所見及敵情,稍微休整后準備繼續前進。
這時山下的敵人已明顯加強了警戒。他們往山下望去,看到橫貫南北的公路上,敵人的汽車來來往往,要路口的村莊也駐著敵人,崗哨來回游動。大白天,這么多人硬要從山下敵人縫隙里鉆過去,恐怕要耽誤時間。他們決定走圖上標示的一條林中小徑。
可是這條路非常難走,荊棘叢生、怪石很多,樹木遮天蔽日,如同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根本就沒有路,只能按指北針定的方位前進。4個多小時后,還看不到盡頭。天黑后還在密林中穿行,直到晚8點才下山。令他們高興的是,終于看到了密林中出發時圖上的標記——兩戶人家,他們沒有迷路。
奇襲武陵橋
這里離武陵里還很遠,張魁印和周文禮非常焦急,明天8點前趕不到武陵里炸毀橋梁,就會影響全局計劃,便命令隊伍加速前進,下半夜來到一個叫后仙游峰的山腳下。
展圖細看,有三條上山小路,哪一條才能快速到達?時間不多了,他們決定翻山走捷徑。在附近一間小草房里,他們找到一個十多歲的小姑娘和一位灰白胡子的老人。內務署的同志說明情況,一老一少便領著他們沿盤山曲徑爬到山頂,此時天已大亮。晨霧中隱約見到山下一個村莊——那就是他們要找的武陵里。這支先遣隊巧妙地通過敵軍重重關卡,一路驚心動魄,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張魁印把山上幾間也許是獵人狩獵的小房,當作臨時指揮所,再次用電臺向軍部匯報。軍部指示,德川之敵已被合圍,命他們按預定時間炸毀公路橋。
武陵里是一個有三十多戶人家的村子。他們在村西不遠處看到那座公路大橋,高居兩山之間,鋼筋水泥結構,大約有一百米長,距溝底很高,因為枯水季節,橋下已結冰,是個險要的山澗。這座公路大橋,原來由“聯合國軍”親自看守,在先遣隊到達前兩天,換成了南朝鮮軍。離橋不遠處還有一條鐵路橋,但許久不通車了。張魁印立即組織偵察支隊隱蔽接近,以突然動作全殲守敵,馬上組織人炸橋。
當地人聽說志愿軍來了,德川馬上就要解放了,便熱情地為志愿軍提供梯子、繩子等炸橋工具。志愿軍拿到工具后直奔大橋,放好炸藥點火,“轟”地一聲,橋中間塌了一段,這時張魁印看表,正好7點50分。
特遣隊
志愿軍還沒撤,南面就來了5輛送彈藥的汽車,從德川敗逃的敵人也到了。先遣隊立即搶占有利地形,擊毀由南向北的彈藥車,截住向南逃出的數十輛汽車猛打,斃敵30多人,繼而占領一處高地,徹底斷了潰逃步兵想要修復大橋的想法。直到下午3點,槍聲方停。
先遣隊圓滿完成了任務,配合大部隊聚殲了德川之敵。隨后他們換上繳獲的美軍服裝和武器,又按軍部命令立即出發,取道龍源里直插新安州以南執行新任務。
113師神兵天降,一夜行軍145華里,切斷美軍退路
德川戰斗結束后,與之相連的寧遠也被42軍打了下來,兩次戰役將西線敵人進攻的陣線打開了一個大缺口。志愿軍司令部估計,西線正面在我4個軍的攻擊下,美軍3個師將從三所里向南逃竄。為了配合正面戰場向敵人的進攻,38軍必須迅速向軍隅里攻擊前進,同時派一個師取捷徑插向三所里,阻敵撤退和增援。38軍決定派113師執行這艱巨的任務。
連續幾天攻打德川,113師已相當疲勞。部隊沒有片刻休息,就接到了立即從德川出發,長途急行軍的命令。113師除339團留2個營打掃戰場外,其它團隊馬上出發,并把前衛任務交給了338團。338團參謀長在地圖上圈出路線,重點記下了三所里、龍源里兩個地方后,部隊立即出發。
老連環畫三所里阻擊戰
軍部預料,在我正面4個軍的沉重打擊下,向三所里逃竄的3個美軍主力師,將使敵我兵力形成險峻的對比。
美軍3個師共有300多輛坦克、400多門火炮,志愿軍一個師只有十幾門迫擊炮和一些反坦克手雷。敵人有空軍配合,三所里以南之敵也會接應從北面逃敵,113師在南逃北援之敵夾擊下,孤軍深入敵后,守住三所里、龍源里,無疑是一道險棋。如果守不住,并不上這道“閘門”,敵人全部逃竄,就不能將之聚殲。113師能否先敵插到三所里截住敵人,并頑強守住,成了直接影響西線第二次戰役關鍵的一招。113師責任重大。
三所里是地處西線美軍第8集團軍腹地的一個村莊。它南臨大同江,北依山巒,是個險要關口,村西的一條公路,是113師截擊清川江方向美軍主力南逃的一道“閘門”。
部隊出發前,338團首長展開地圖,作了一番詳盡研究。三所里是敵人的心腹地區,部隊要行程145華里,沿途要經過敵占地區,又是些崎嶇的山道,寒冬季節,沒有飛機汽車運輸,只能靠兩條腿,部隊如此疲勞,能不能及時趕到,現在誰也說不準。他們決定快速行軍。
行進中的志愿軍戰士
這天是陰歷十八的夜晚,皓月當空。部隊沿著一條小河繞過來涉過去,像是走不完似的。隊伍走出德川20多里,抓到了一個從德川逃出來的南朝鮮軍無線電話兵。經審問得知,前面一個叫沙屯的地方有一個美國黑人團。部隊立即進入戰斗行軍。朦朧的夜色里,一隊長長的影子,穿過山林和河流,腳下刷刷聲響,快速前進。炮兵扛著沉重的炮管、炮盤、炮架、炮彈箱,跟在步兵后面跑,手臉劃破了顧不上包扎,繼續往前趕。
實際上,沙屯并沒有黑人團,只是一些從德川逃下來的散兵。部隊一打進,他們就跑了,只抓到30多個俘虜。午夜時分,113師官兵們抵達海拔1200米的長安山腳下,山高林密,疲憊、困倦、勞累、腿腳疼痛的志愿軍戰士幾乎一路小跑,翻山越嶺,他們像一股不知疲倦的潮水,急速向三所里挺進。拂曉前,部隊已經趕了110余里路來到了大同江邊,離三所里多還有30來里。
天亮后,天上敵機不斷旋來旋去,進行高空偵察,入朝以來,因敵機轟炸,部隊很少白天行軍,現在要不要行軍,一時拿不準,師長讓部隊休息,戰士倒頭便睡,師團干部坐在一起開會研究。
此時,志愿軍總部,空氣非常緊張。清川江潰逃的美軍沒有被卡住,正乘汽車、坦克快速向三所里方向潰逃???13師自昨晚從德川出發后,杳無音訊,連38軍軍部也不知113師到了哪里,志愿軍總部的所有電臺都在急等113師的訊號。原來,113師為防美軍無線電偵聽,以免前功盡棄,干脆來了個無線電靜默。誰也沒料到113師會來這一招。
抗美援朝時期美軍戰機
師團干部經激烈爭論很快取得一致意見,他們不顧疲勞,又急速前進了。為了節省時間,他們邊走邊吃干糧。敵機在他們頭頂盤旋。113師首長觀察到敵機飛得高,心想自己已深入到敵后方,敵機還不能把他們當成志愿軍部隊,于是大膽下令,讓部隊“去掉偽裝,大搖大擺地行軍!”敵偵察機果然上當了,把他們當成了從德川逃下來的李承晚軍沒有攻擊,戰士們見狀情緒高漲,加快了腳步。
338團前衛營到達三所里,敵人毫無防備,兩個連迅速解決了駐三所里的南朝鮮治安隊。這時南面來了敵人的一個加強連和幾輛卡車,三個連隊迅速占領公路兩側的有利陣地,抗擊北援的敵人。而三所里以北的公路上卻是一番煙塵滾滾的景象,昨天還在浩浩蕩蕩向北進犯的敵人,現在慌慌張張向南急速撤退下來。
338團一夜行程(14小時)145華里,終于在28日早7時比敵人先到了5分鐘,搶占了有利地形,以突然的沖擊,全殲南朝鮮軍一個連及美騎1師第5團的先遣分隊30余名。
三所里在大戰前暫時沉寂了。公路上只有剛才敵人扔下的尸體和被打壞的汽車。部隊開始緊張地構筑工事,團指揮所一片忙碌。
美軍黑人士兵
338團馬上向軍、師發報報告戰況。5分鐘內溝通了團、師、軍、志愿軍司令部的聯系。彭總看到113師的電報后,異常興奮,直接給338團回電:“堅決堵住經三所里南逃之敵!”
113師到三所里打開報話機,美軍就知道了。該團剛占領陣地沒幾分鐘,美軍就趕到了。雙方立即展開激戰,338團勇士們與美軍戰斗力最強的部隊美“開國元勛師”——騎1師的第5團激戰10個小時,113師令339團2連炸掉了三所里旁大同江上的公路橋,從三所里逃跑之路被截斷,美軍見狀便又縮回去了。經師偵察部隊偵察,發現美軍向北逃去。下午5點,三所里稍顯平靜。
38軍113師占領三所里,切斷敵人由軍隅里經三所里向順川逃跑的退路,對敵人震動很大,打亂了敵人的整個部署。這時軍部令他們分兵龍源里。
28日18時,天已黃昏,337團向西直插龍源里,隊伍困乏至極。許多戰士一邊走路一邊打瞌睡,常常一頭撞到前面戰士的身上。有的戰士一倒下去就沉睡過去,行軍的干部常從路兩旁的溝里叫醒累倒沉睡的戰士。我軍卡死三所里后,美軍也改道向龍源里洶涌而來。
激戰龍源里
29日凌晨4時,337團前衛3連經過大半夜急行軍,終于趕到了龍源里,當聽到隱隱的馬達聲,先頭部隊的一位連長登高一望,車燈閃閃,但只有15輛,以為他們來遲了,敵人大部隊已跑掉了,立即決定先打掉這個車隊。在抓了15個俘虜得知敵大隊人馬還在后頭時,戰士們無比高興,他們又比敵人先到了一步,便迅速構筑了又一道“閘門”。
至此,我38軍113師連續5天的緊張行軍作戰,孤軍深入敵后,以兩個團分兵三所里、龍源里,截住了美軍3個師的退路。
29日拂曉,軍先遣支隊從武陵里日夜兼程,急行軍90余公里,早3時,于美洞站掩護工兵營炸橋后,繼續向龍源里前進。數十分鐘后就到了龍源里東北側,配合337團1營重創美軍。乘敵混亂之際,113師工兵排直插橋頭,將70公斤炸藥放在橋下,炸壞了橋墩,敵坦克剛一上橋面便連橋面一起歪斜下沉。戰至12時左右,337團主力趕到,以3營接替了偵察支隊陣地,他們又踏上了直插新安州以南的征程。
29日午后,38軍軍長梁興初下令該軍的112師、114師向113師靠攏。這一天,337團同敵人打了一天,黃昏時敵人退了回去。113師估計第二天將是一場惡戰。
志愿軍翻山拿下高地
30日天亮后,大批敵人洶涌而來,前面是坦克,后面是汽車。敵集中炮火、上百架飛機,攻擊337團陣地,南援之敵也從南向北夾攻337團,慘烈的戰斗再次打響??墒?,南逃北援之敵相距不到1千米,可望就是不可及,337團的勇士們就像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鋼墻擋在那里,巋然不動。
這一天又激戰到黃昏,尤以1營3連打得最為激烈。這期間,38軍的主力部隊沖破“聯合國軍”的層層阻攔,將三所里以北公路上的美軍分割包圍聚殲,著名的“松骨峰戰斗”就是該軍112師335團1營3連在這次戰役中樹起的另一座豐碑。
12月1日8時,敵突圍末成,被迫遺棄大量輜重裝備,開始轉向新安州方向突圍。敵軍向“三八”線全線撤退。
38軍在這次戰役中,先聚殲德川的南朝鮮第7師,與42軍打開了西線戰場的戰役缺口。后不顧疲勞,沖破敵人層層攔阻,頑強作戰,特別是113師長途急行軍深入敵后先敵占領三所里、后分兵龍源里,孤軍奮戰堅決阻止了敵人南援北逃的會合,切斷敵南逃必經之路。38軍阻止和牽制了西線數萬美、李軍,打出了國威軍威,對戰役成功實施起了重要作用,在扭轉戰局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彭德懷給38軍的電報
消息傳到志愿軍總部,彭德懷司令員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親自起草了給38軍的嘉獎令,對113師所起的關鍵作用充分肯定,并在嘉獎令的最后加上了一句:“三十八軍萬歲!”稱一個軍為“萬歲軍”,這在我軍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是對一個軍至高無上的評價。
后據有關文獻稱,113師在這次戰役中用14個小時前進72.5公里(注:1華里是500米),其穿插速度堪稱紀錄。30多年后,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勞倫斯和維西上將在我國防大學作軍事學術交流報告時說,中國軍隊在清川江對美軍實施的是大穿插、迂回、包圍,從遠程插入美軍大后方,攔腰切斷美軍退路,正是美軍現代作戰理論中強調的大縱深作戰,這是世界戰爭史的奇跡。
美軍在第二次戰役的東西兩線損失2.4萬多人,慘敗后潰逃300多公里,從鴨綠江邊一直退到三八線以南,被美國輿論界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 是美國陸軍史上最大的敗績”。中國的國威軍威得到了充分體現,似乎一夜之間,一個強國的地位從此確立。
參考資料:
1、奇襲武陵橋;中國軍網>>國防部網
2、血戰龍源里;中國軍網>>國防部網
3、血戰三所里,“38軍”遠名揚;《知識就是力量》2021年
3、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特遣隊在敵后的三次出色表現;《軍事史林》2001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