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費調整一直是個兩難問題,核心還是在于物業服務能否質價相符。健全質價相符的物業服務市場機制,在物業價格、物業服務質量以及業主滿意度之間尋求平衡,需要企業、政府、業主等方面共同發力。
近段時間, 重慶 、 廣州 、武漢、 青島 、 銀川 等城市陸續啟動新的 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一些地區的小區業主據此申請降低現行物業費用。 例如在 根據相關的指導價標準,一線城市重慶中心城區有電梯的住宅收費標準分為四級,最低為每平方米1元/月,最高為1.9元/平方米;無電梯住宅則最低可至0.60元/平方米。這低于當地不少小區的現行收費標準。許多業主也由此省下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物業費究竟該收多少?現在的物業費高還是低?如何做好 物業費 調整?一系列問題,引發廣泛關注。
在2023年,頭部企業碧桂園服務的物業管理服務貢獻了約58%的營收;保利物業的物業管理服務收入實現101.5億元,占比超67%,住宅物業提供的收入在其中占比又有接近6成。中指研究院統計,從收入構成看,2023年,百強企業基礎物業服務收入均值約12.72億元,在總收入中占比超8成,較上年提升2.97個百分點。
業主對物業費如此敏感的關鍵之一在于,物業提供的服務“完全配不上收費價格”。 過高的物業費影響到家庭的正常開支,成為新的家庭負擔,是很多業主所負擔不起的。 物業費應該回到合理的區間,讓業主承受的起,愿意交。現在很多業主不愿意交納物業費與前期物業費定的過高有關系。
過高的物業費不代表著高質量的服務,并且物業服務是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是零門檻準入的行業,再高的 物業費 業主所享受的服務也都是大同小異。過高的物業費只會形成 物業公司 的高額利潤,并不會給業主增加特別的消費體驗。合理的物業費標準是業主普遍更承受得起,不會因為物業費太高而感覺有負擔。物業公司也不需要每個月都要催交物業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