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汽車以舊換新”本是一項利民的政策,既能幫車主處理掉舊車,又能助力新車消費。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卻從中嗅到了 “商機”,讓不少車主陷入了騙局的泥沼。
事件經過
據零距離報道,南京的周女士手頭有一輛舊車,想著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換購一輛新車,既省事,又能省下一筆錢。于是,她在網上四處搜尋相關信息,很快便聯系上了一位自稱是南京寧進公司員工的王某。
王某給出的回收價格聽起來頗為合理,還承諾會快速辦理后續手續,一切都顯得那么靠譜。周女士便在未簽訂任何詳細協議的情況下,約定好時間讓對方上門將舊車拖走。拖車時,對方還主動給周女士開具了一張收車證明,上面白紙黑字寫著會在3個工作日內將報廢費用全額轉到車主賬戶。
然而3個工作日后,周女士的賬戶遲遲沒有收到任何轉賬。她開始感到不安,聯系工作人員王某時,卻發現對方已經將她拉黑,電話也無法接通,周女士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為了確認自己的猜測,周女士開始通過網絡查證,她發現對方的身份是假冒的,對方實際是廣豪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周女士立刻報警,并向相關媒體曝光了此事。
在警方的介入和幫助下,周女士終于得到了一張回收證明,上面也寫明了回收金額。但當她核對金額時,卻發現少了700多元。原來,騙子在轉賬時故意進行了“分期付款”,先轉了一部分金額過去,然后慢慢拖延剩下的錢。當她氣憤地打電話找王某理論時,對方不僅沒有絲毫愧疚,反而態度惡劣,對她惡語相向。
深入調查,商務部門介入
為了深入了解這一騙局,零距離記者征得另一位車主夏先生的同意,對他要報廢的車輛進行了全程跟蹤。當夏先生將車輛送到指定位置后,記者發現這些不法分子竟然拆下了車輛上的三元催化器。幾天后,夏先生收到的報廢款項中因為缺少三元催化器而被扣除了部分費用,同時,還被扣除了所謂的代辦費、拖車費等,總共比約定價格少了近2400元。
隨著調查的深入,當地商務部門也介入了此事。經過檢查,廣豪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并不具備回收報廢機動車的資質,必須取締,不能再繼續經營。商務部門作為牽頭單位,表示將進一步協調處理此事,以保障車主的合法權益。
律馳駕道觀點
一、發現被騙應及時報警
在車輛以舊換新的過程中,一旦發現被騙,及時報警是至關重要的。本案當中南京周女士的案例便是一個典型的警示。周女士在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后,迅速采取了行動,通過網絡查證對方的身份,發現被騙后立刻報警,并向相關媒體曝光了此事。這一系列行動不僅有助于警方及時介入調查,還能為其他潛在受害者敲響警鐘,防止更多人上當受騙。
報警后,警方會展開調查,收集證據,追查犯罪分子的行蹤,并盡力挽回受害者的經濟損失。同時,媒體的曝光也能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推動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打擊此類詐騙行為。
二、車主應增強法律意識
在進行車輛以舊換新交易時,車主應加強法律意識,與相對方簽訂詳細、明確的書面協議。協議中應明確車輛的基本信息、交易價格、付款方式、違約責任等關鍵條款。同時,車主在交易過程中應妥善保留相關證據,如交易憑證、通話錄音、聊天記錄等,以便在發生糾紛時能夠證明自己的權益。
同時,車主還要警惕非正規渠道和低價誘惑。不法分子往往會利用車主貪圖便宜的心理,通過虛高的回收價格或虛假的優惠政策吸引車主上當受騙。因此,車主在進行車輛以舊換新時應選擇正規渠道,并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避免陷入騙局。
關注律馳駕道,一路馳車無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