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喬納斯
歡迎掃碼收聽節目
因為工作原因,我采訪過很多投資人,他們是極度聰明的一群人,也是對機會、對人性極度敏感的一群人,一個好的投資人,很像是某個領域的百科全書。
按照這個比喻,陳英龍Alan,就應該被放在屬于“新能源”的那排書架上。
Alan是香港中華煤氣首席投資總裁和賦生資本管理合伙人,香港中華煤氣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用事業機構,而Alan負責的投資業務,正是中華煤氣在新能源前沿技術探索的重要板塊,不管是聊氫能、儲能、光伏,Alan都能滔滔不絕地聊很久。
作為一名投資人,Alan與他的被投企業有著極強的連接,在聊天過程中,他會將被投企業的產品/業務,不由自主地說成是“我們的”產品。
這和新能源的產業特性有關,和互聯網行業不同,能源公司大多需要基礎建設,要建廠,投設備,過程更加艱辛,也更需要投資機構和被投企業,緊密地綁定在一起來克服難關。
Alan和我分享了一個有點矛盾的心態:他說回想過去的十年,每一天都過得很苦,但如果將這十年整體來看,又會覺得很幸福。
陳英龍Alan
在我和Alan聊天的這個12月,對他來說是非常忙碌的,由他主要負責的亞洲最大的綠色孵化器TERA-Award智慧能源創新大賽,已經開始第四屆的活動籌辦和項目招募。
TERA-Award孵化出不少行業知名的獨角獸,目前其孵化企業總估值已達到60億美金,包括做可持續航空燃油的生物質精煉公司怡斯萊(EcoCeres),還有新型鎳-氫氣電池創業公司EnerVenue等。
站在2024年年末的時間點,我也和Alan聊了聊,香港中華煤氣旗下的賦生資本是一家怎樣的投資機構,他們是如何陪伴創業者成長的?2025年的新能源創業,還有沒有所謂的風口?AI的蓬勃發展,又會給能源帶來怎樣的創新變化?
以下是談話的核心討論點,也歡迎您和我們在留言里展開討論:
04:07 能源行業里有很多過剩的部分,不適合成為風口
07:42 uncertainty 跟 risk 是不一樣的
10:34 科學家創業,要警惕Tunnel Vison(隧道視野)
12:24 對被投項目不會那么溫柔,要execute like army(像軍隊一樣去執行)
15:06 創業就是槍林彈雨,肩負的是幾十個家庭的責任
17:33孵化出的十幾家企業,每家的企業文化都不一樣
20:50 被投企業不會把我們當投資人,而是聯合創業者
22:37 李家杰主席的理念:Doing well by doing good(做正確且有貢獻的事)
28:14 創業十年:每天都很苦,可整體又很幸福
29:20 全世界五花八門的政府引導類基金
31:40 大家不愿意把能源行業當作工業,因為PE太低了
35:17 在能源這樣一個古老的行業,AI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39:09 被動的ESG,不是一個好的ESG
方便你了解談話內容的名詞解釋:
Tera-award:由香港中華煤氣集團發起的全球范圍內聚焦“零碳科技”領域的創新大賽,旨在面向全球能源創新團隊征集智慧能源領域的創新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本屆大賽總獎金高達115萬美元,線上報名通道即日起至2025年4月9日全面開啟。(https://www.tera-award.com.cn,https://www.tera-award.life)
李家杰:香港中華煤氣暨港華智慧能源主席,恒基兆業地產創辦人李兆基先生的長子。
賦生資本:是2014年由李家杰博士創立的家族辦公室,致力投資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和創新環保技術。公司以doing WELL by doing GOOD為理念。投資組合涵蓋多家行業先鋒和創新企業,包括從零開始培育的獨角獸企業
UKIB:英國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亞洲開發銀行
GBE:大英能源公司(Great British Energy):由英國政府注資、經營和管理,新公司將在新一屆議會期內獲得83億英鎊(約783億人民幣)注資,主要投資清潔能源資本密集型項目。
IRA:《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法案包括未來十年投入約4300億美元用于氣候和清潔能源以及醫療保健領域等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