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傳統燃油車發動機(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的發展確實已經接近技術瓶頸,熱效率方面,頂尖的汽油發動機熱效率已經達到40%以上(例如豐田Dynamic Force系列、比亞迪驍云系列等);排放控制方面,通過應用直噴技術、廢氣再循環(EGR)、顆粒捕集器(GPF)等技術,大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動力性能與燃油經濟性方面,渦輪增壓、小排量化和高壓縮比的普及,使得發動機在提供強勁動力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油耗。
這些改進接近了熱力學和材料科學的理論極限,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變得狹窄,市場趨勢正在快速向新能源方向轉移,內燃機將逐漸從主流動力轉變為特殊場景的選擇,比如在混動或增程式系統中發揮作用,而非獨立使用。所以各大車企就會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以求在汽車市場中占據更大份額。
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強就強在取長補短,多方面技術迭代。
采用了高度集成的電驅動系統,將發動機與電機的工作效率優化到了極致。混動架構具備串聯、并聯、純電三種驅動模式,能夠根據不同駕駛需求智能切換,大幅提升燃油經濟性和駕駛體驗。
驍云-插混專用1.5L發動機,這一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44.3%,位居全球前列。特別針對混動系統進行了深度優化,具備阿特金森循環、高壓縮比和低摩擦設計,大幅降低油耗。
電驅模塊的革新,電驅采用比亞迪自主研發的EHS電混系統,提供高達200kW的總輸出功率。更加緊湊的電機設計以及碳化硅功率模塊的引入,不僅提升了電驅系統的功率密度,還降低了能耗。
超級智能控制系統,第五代DM技術搭載全新的控制邏輯,可以實時監測并調整發動機與電機的輸出配合,保證平順的動力切換,并通過智能能量管理系統實現制動能量回收效率的最大化。
這些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也表現出色,首先是動力性能,比亞迪DM-i和DM-p車型已經在市場中展現了強勁的加速表現。例如,DM-p版本可實現百公里加速4.3秒以內,同時兼具全速域的強勁動力輸出,遠超傳統燃油車的表現。
其次是超低油耗與長續航,虧電油耗低至3.8L/100km,為城市駕駛提供了極高的燃油經濟性。長途駕駛遠離續航焦慮,綜合續航可達1000公里以上,純電續航則根據車型不同可達100-200公里。得益于智能混動模式的優化,發動機在城市工況下的介入頻率大幅降低,車輛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以電機驅動,駕駛體驗更舒適。
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以高效率、低油耗、強動力和智能化為核心,解決了傳統混動系統的痛點,在實際使用中表現出了卓越的競爭力。這次榮獲“中國心”大獎,進一步證明了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引領地位。這不僅是對現有技術的肯定,也預示著比亞迪未來將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繼續大展拳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