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立本
在跨年之際,美國和俄羅斯都不約而同地向中國做出戰略誘惑,要北京參與解決他們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在電視訪問中公開向北京喊話說,只要中美兩國合作,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另一邊廂,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也放出試探氣球,他在周前訪華之行后撰文表示,俄羅斯和中國可以共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兩國肩負人類現在與未來的責任。
這都顯示在國際權力天秤上,中國擁有前所未見的籌碼,使美俄先后對北京發出微妙的訊號,要提供更多的“誘餌”來吸引中國,以解決當前他們難以解決的困局。
特朗普的態度最堪玩味。他選前揚言要對華增加100%關稅,甚至更高稅率落實對華的極限施壓,但北京擁有很多籌碼反擊,包括立刻在軍工原料的稀有金屬上對美制裁,打蛇打七寸,讓美國軍工生產鏈條癱瘓,但更大殺手則是中國擁有高達七千七百二十億美元的美債,在月前就減持了一百一十九億元,顯示中國對美的籌碼,一旦全面攤牌,會使美國內傷嚴重。
美國另一個內傷就是對華高關稅,會造成美國的通貨膨脹立刻飆升。由于中國輸美貨品大多是美國中產階級和中下階層的民生用品,是消費者的剛需,若特朗普課以高關稅,那么就是自尋煩惱,自己挖一個坑,讓美國一般的民眾強烈反彈,因此特朗普開始對中國釋放善意,避免兩國關系出現不穩定局面。
但特朗普最大的算盤,還是烏克蘭問題。由于他在選戰期間已經夸下海口,要在重返白宮第一天的二十四小時內,就讓烏克蘭停戰。但最新的跡象顯示,這都難以實現,因為拜登背后搞鬼,挖了各種陷阱,包括加速軍援基輔,容許烏克蘭使用中程導彈攻擊俄羅斯境內,要讓戰爭升高,使得和平更加遙遠。而歐洲諸國也早做準備,一旦特朗普上任后停止軍援,歐盟就會加強援烏,尤其馬克龍興致勃勃要借此推銷法國的軍火業。這皆讓特朗普犯愁,理解實現烏克蘭和平是非常艱難的任務,若沒有中國的介入調停,對俄羅斯施加壓力,那么和平就猶如天上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即。
特朗普對華外交還牽涉到他的“第一哥們兒”(First Buddy)馬斯克。這位世界首富不但是知華派,也是不折不扣的親華派。他在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生產力乃全球特斯拉之冠,他對中國人管理層和工人的表現,多次給予充分肯定。他的母親梅耶(Maye Musk)搬到上海居住,喜歡滬上風情,糅合西方與東方,既摩登又傳統,治安又好,沒有歐美生活的不安全感。馬斯克每天在特朗普身邊就會影響他的對華政策,理解中國與美國可以共存共榮,而不是要搞到魚死網破的雙輸狀態。
俄羅斯對華政策也在醞釀改變,要用歷史來推動現實,要尋找糾正歷史的路徑以加強俄中關系,甚至在軍事上彼此有更密切的結合。對莫斯科來說,歐洲的土地更有戰略的價值,烏克蘭的基輔本來就是俄羅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斯拉夫民族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亞洲的遠東地區則是化外之地,如果可以在亞洲的領土問題的讓步,來換取歐洲土地“失而復得”則是好買賣。
俄羅斯遠東總面積逾六百九十六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七百多萬,亦即平均每平方公里才一個人。中俄全力開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界處的黑瞎子島及伯力。另一個是全球中國人關注的圖們江河口附近的海參崴,一八六零年清廷割讓給沙俄,如今人口約七十萬。附近是俄朝邊境。俄羅斯若利用中國資金和創新力量,把這里改建成龐大經濟特區,勢將改變俄羅斯經濟結構,激活遠東長期以來經濟滯后局面。
這全是莫斯科的如意算盤,要東西兩線呼應,拉中國下水,希望北京改變在烏克蘭局勢的中立取態,讓中國力量成為俄羅斯戰勝烏克蘭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中國要善用這根稻草,不會輕易表態。面對美俄的戰略誘惑,北京權衡輕重,不會被短期的利益“挑逗”,而是要看關鍵的國家利益。中國當下的國家利益就是防“獨”促統,讓兩岸統一水到渠成,不要中國人打中國人。但前提是要扭轉臺灣分離主義的勢力,亟需將美國的阻力化為助力。
打鐵還須自身硬,最后的決定還要看中國國力是否延續飆升的軌跡,而不會因為美國的制裁受挫。特朗普政府的特色就是不斷翻臉﹑不靠譜。他在社交媒體已經對馬斯克“干政”作出澄清,并重申自己才是老大、是“話事人”,不滿美國媒體說馬斯克已成為“共同總統”的提法。一葉知秋,特朗普內部的亂局才開始,北京要處變不驚,莊敬自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