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是一種生活中十分常見的肉制品。而吃雞,則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經常在餐桌上發生的事情。
談到吃雞,中國人的吃雞歷史要追溯到周朝,當時只有達官顯貴才有機會品嘗雞肉。
到了唐朝,吃雞已經非常普遍。孟浩然詩里曾寫“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可見當時的雞肉已經作為招待賓客的必備菜品。
現如今,雞肉已經成為中國人餐桌上最平價的餐桌美食。國內吃雞法五花八門,大江南北,各有特色。
燒雞就是其中一種,作為燒雞的忠實愛好者,今天筆者來跟你聊聊哪些地方做燒雞最好吃,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溝幫子熏雞
東北哪道菜最出名?大鍋燉肉、小雞燉蘑菇、還是家喻戶曉的鍋包肉?其實在東北,有一個地方的燒雞也非常的有名氣。那就是溝幫子熏雞。
溝幫子在遼寧,很多人為吃一口熏雞慕名而來。東北人做熏雞那可是真的有一手。溝幫子熏雞1983年就被國家評為優質食品了,可見它的味道非同一般。
溝幫子熏雞的發明人名叫尹玉成,據說這個人可了不得,當年闖東關,后來無意間發明了熏雞配方,于是創建了溝幫子這個品牌。
不過,這個傳聞是真是假有待考證。溝幫子熏雞工序比較繁雜,湯中要加入幾十種香料鹵煮,然后趁熱拿出來熏烤。
上色是最后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需要用白糖去上色提亮。溝幫子熏雞顏色鮮亮,味道適中,肉質軟爛細膩,十分可口。
據說當年慈禧太后吃過之后都贊不絕口, 溝幫子燒雞也以它出色的味道贏得了眾多吃貨們的喜愛,一直被流傳至今。
河南道口燒雞
要說到中國燒雞做法最繁瑣,工序最復雜的肯定是河南的道口燒雞了。道口燒雞是河南當地的特色美食。
口燒雞還被譽為中華第一雞。先用辛香料給雞做個全身按摩,道口燒雞的雞一般都比較小而精。
制作道口燒雞需要先把雞腌制個一天,既充分入味之后才能燙皮,皮燙得緊實了再掛起來控干水分,然后炒制香料。
香料的香味呲出來以后,放到高湯里煮。煮到雞肉充分入味,最后放到油鍋里炸,炸的表面金黃酥透,再次放入到鹵水里,讓鹵汁浸泡整個雞身。
這樣做出來的燒雞,用手輕輕一撕就全部軟爛脫骨了,而且肉連著絲兒,十分的咸香可口。
吃上一塊兒就停不下來,太饞人了,河南道口被譽為燒雞之鄉名不虛傳。
山東德州扒雞
山東德州扒雞如今已經賣往全國各地,是響當當的國民品牌。如果你坐過綠皮火車途經德州,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綠皮火車剛停到德州,站臺上瞬間就人滿為患,賣扒雞的推車被圍得水泄不通。一瞬間售空。
德州扒雞軟爛咸香,酥到骨頭里。甚至都不用多大力氣去拆它,兩手輕輕一撥就骨肉分離了。
路過德州,來一只扒雞,皮肥肉嫩,脂潤膘足。德州扒雞為什么會這么受歡迎,肯定是因為它特的口味。
而且德州扒雞整個制作過程也是相當的復雜,扒雞對火候的要求相當高,新鮮的小雞要經過慢火燉煮一整天。
直到它皮色紅亮,肉香四溢,抖一抖,皮肉分離。據說乾隆皇帝過壽曾點名要德州扒雞,可見扒雞的美味程度非同一般了。
符離集燒雞
安徽人愛吃燒雞,因此,安徽的符離集燒雞聞名遐邇。憑借誘人的香氣在中國四大名雞中脫穎而出。
“聞香千里外,味從雞中來”。符離集燒雞是當地老少皆宜的一大美味。
想要做出好吃味正的符離集燒雞,必須要配上十幾種的中藥材,俗話說,要想味道好,老湯少不了。
小火慢燉漫長的時間使中藥材和湯底完全侵入雞肉,是燉出來的雞肉濃鮮味美,符離集燒雞搜雖爛但并沒有脫骨。
表面呈油亮亮的紅褐色,筷子輕輕一觸碰,雞肉就已經完全散落,但是整只雞的骨架仍然完整。
一條一條雞肉,緊實而又相連,細嫩不柴,嗦一口,齒頰留香。
怎么樣小伙伴們,上面介紹的四種就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四大名雞,當然了,仍然有很多地方的絕美燒雞沒有上榜,也歡迎大家踴躍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