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做個市場分析,講一下望京的房價。
望京的房價,相對來說,比較有特點,望京區域,從多個維度看也比較有意思,我覺得更能代表北京的樓市。原因是什么呢?
1,咱們先來看看望京的房價情況,以望京知名度比較高的小區,如融科橄欖城來看,融科橄欖城房價的最高點,兩居室成交價可以達到1200萬,在本輪房價上漲之前,2019-2020年的價格是850-900萬區間,到了房價開始回調的時候,望京的房價也是領跌全北京的,現在跌回了850-900的區間。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一些剛改小區,五六百萬區間的,如望京新城,房價不僅跌回了本輪房價上漲之前的價格,而且跌超了,把上上一輪的漲幅也跌掉了不少。
現在的情況是,第一,望京的房價跌幅要更大,第二,望京的房價下跌速度,要比北京一些相對同樣熱門的區域跌得快。
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注,本文不做特別深入的分析,只講一下大家能好理解的關鍵點)
2,我覺得主要在于兩點,第一,望京的樓盤規模更大;第二,有炒作因素在。
下面我逐一來解釋:
1)樓盤規模大,會導致高成交量,在高成交量的基礎上,價格的調整速度就會比較快,也更容易出現相對合理的市場價。對比之下,一些成交量很低的小區,一年賣個七八套房子,它的價格是高還是低,就很難判斷。
2)大家可以看下北京二環三環四環這些區域的各個板塊,你會發現,望京是最大的一個住宅板塊,沒有之一。不管是1000萬以上的選擇,還是五六百萬的選擇,它都算是規模相對大甚至最大的一個。
同樣的相對大的住宅板塊,比如說,海淀的世紀城,它也有同樣的特點,房價的調整速度相對快一些。而世紀城以南的四季青,改善盤相對少,調整速度就慢很多。
3)規模大,成交量高,還會導致什么呢?試想一下,望京內部,同樣一個戶型,同時有十幾個人或二十幾個人在賣房,競品戶型還有幾十套房源,那么誰先賣掉呢?自然是愿意降價的那個。
對于賣家來說,競爭對手多,競爭慘烈,你不著急,這幾十人里總有著急的,那體現出的結果就是,房價調整速度快。
再看看那些競爭不夠慘烈的地方,同一個戶型,只有三四個人賣,而且這三四個人都不急不慌,那房價就死活下不來,他們寧可不賣也不降價,體現出來的市場就是,這地方挺扛跌。
4)對比一下:北京成規模的老破小社區,是不是也跌得快,跌得多?跟望京的房價漲跌特點是類似的。其實這不是望京的漲跌特點,而是大盤,競品房源多的區域的普遍特點。
5)炒作因素。這個該怎么理解呢?
我覺得一方面,望京確實是炒家多,上一輪行情,很多炒房團主要的區域就集中在望京,后來才往其它區域蔓延的。
另一方面,由于望京區域,互聯網從業人員較多,不僅是望京,往北的新北苑,回龍觀等,都是碼農覆蓋區,在互聯網泡沫嚴重的時候,互聯網er或者更確切點說是大批的互聯網ers一旦開始進入買房市場,市場是容易產生泡沫的(沖動進場的多),等市場進入調整期,市場松動的點也會更多,每個沖動進場的互聯網er都有可能會是那個砸盤的人。
簡單說就是,沖動進場的多,且退出的多。
再舉個例子做對比:西城的改善盤,每個進場的人,都有相對明確的需求,即使是高位接盤,退出的概率也不大,所以體現出來的就是價格扛跌。
以上就是大致的一個原因分析。我過去總結過更簡單的理解市場的一句話:漲得早跌得早,漲得晚跌得晚。
記結論要更簡單,但想要真正理解結論,需要對市場有很強的認知,對于多數買房或賣房的人來說,我覺得只要能看懂結論且能在實踐中對自己有些幫助就夠了。
買房業務介紹:
1,有自行看好的房源,對接房源、談價、簽約過戶。收費0.3%;
2,賣房陪跑,所有賣房人最需要的一項服務,專業賣方服務(與買方服務沒有沖突),收費999(測試期價格),主要解決賣房過程問題。成交可以走任意中介。業務介紹點鏈接:
3,北京新盤免費帶看,微信約即可。
業務聯系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