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拉米洛(Jaramillo)極性亞時作為第四紀4個最重要的地磁極性倒轉事件之一,是中更新世地層劃分和測年的關鍵時間標記。以往研究表明,中國黃土記錄的Jaramillo極性亞時存在空間差異,并且與海洋沉積物的位置存在明顯“錯位”,這勢必影響基于地磁極性倒轉年代框架的中國黃土年代序列及與全球氣候記錄的準確對比,是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多核素年代學與環境示蹤團隊,借助黃土高原中部西峰剖面高分辨率10Be等記錄,對Jaramillo頂、底界開展了系統的示蹤研究。經10Be示蹤發現,Jaramillo頂、底界的年代分別為994 ± 2 ka 和 1072 ± 4 ka,分別處于古土壤S10(對應于深海氧同位素MIS 28)和古土壤S12(MIS 31)。該結果與海洋沉積物結果相符,不過相較于同一黃土剖面古地磁記錄的年齡,分別年輕~ 12 ka和~ 16 ka(圖1)。研究認為,極性倒轉時期獲得的“原生”剩磁被后期疊加的磁信號所覆蓋,或許是導致中國Jaramillo地磁極性界線海陸記錄不同步的主要原因,而且這一現象在黃土地層中可能較為普遍。這也是該團隊利用黃土10Be成功示蹤布容-松山(B/M)(Zhou et al., 2014,Geology)和松山-高斯(M/G)(Zhou et al., 2023,GRL)界線后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將為系統解決第四紀地磁極性界線海陸記錄不同步的爭議提供新的證據。
該成果近期發表于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期刊,周衛健院士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930321)、中國科學院戰略科技先導專項(XDB40010100)、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SKLLQGZD1601)及山東省專項經費(LSKJ202203300)等項目共同資助。
Zhou W J*, Du Y J, Zhou X L, et al. 2025. Chinese loess 10 Be records for the Jaramillo polarity subchron.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4.112673
圖1?西峰黃土樣品代用指標、10Be示蹤古地磁場變化序列與磁傾角的對比
圖2 10Be示蹤古地磁場變化序列與海洋沉積物相對古地磁場強度曲線、深海氧同位素比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