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銘記鏗鏘足跡,時代見證奮進身影。當冬日的微風拂過大美海滄灣,嶄新的2025年即將到來,春天已經不遠。這片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一流灣區草木蔥蘢,生機盎然,“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檢察篇章正翻開嶄新的一頁。
2024年,是海滄走前列、作表率、勇擔當的一年。海滄區檢察院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以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為主線,以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目標,自覺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扎實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檢察實踐,以高質效檢察實績護航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一流灣區建設。
2025年,海滄區檢察院將圍繞區委中心工作,接續奮斗、砥礪前行,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和高質效辦案本職本源,錨定目標任務,狠抓落實見效,奮力開創海滄檢察工作現代化新局面。
海滄區檢察院舉辦各類特色法治教育活動,不斷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
護航高質量發展 步履堅實
蔡尖尾山是市民休閑放松的好去處,也是城市綠肺,山脈生態的好壞至關重要,一起周邊村民擅自改變公益林地用途的案件引起了檢察機關的高度警覺。為搞清楚山林生態全貌,檢察官升起無人機,確認現場、固定證據。
今年3月12日,海滄區檢察院聯合區林長辦就這起擅自改變林地用途案召開生態公益林保護公益訴訟聽證會。檢察官詳細介紹案件情況及生態公益林保護法律依據,區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闡述督促指導補植復綠情況,轄區嵩嶼街道對森林資源事后監管工作表態。
依托聽證會的履職方式,海滄區檢察院凝聚起守護綠水青山的工作合力,這也是海滄區深化“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強化林地資源保護的創新實踐。
海滄區檢察院將生態公益林保護公益訴訟公開聽證會開到現場,讓補植復綠成效肉眼可見。
在全力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海滄區檢察院奮力攀高。近年來,緊緊圍繞廈門市“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海滄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發力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商貿物流三大支柱產業,培育壯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與新能源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步推進未來產業布局發展,有力地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需求強烈。
綜合運用多種手段豐富保護模式,突出對新技術、新業態、新領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今年4月底,海滄區檢察院會同區人大在臺企、專精特新及“小巨人”等50家企業設立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企業聯系點,覆蓋轄區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
以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是海滄區檢察院優化營商環境、護航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來,海滄區檢察院細化“檢察護企”專項行動63項舉措,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侵犯企業財產犯罪、企業內部職務犯罪等42人,追贓挽損225.48萬元;開展涉企刑事案件羈押必要性審查,變更強制措施3人;針對雇用童工、人員監管等問題制發檢察建議7份,幫助企業完善風險防控機制;應用監督模型發現涉刑人員違法任職企業高管3人、被害企業財產類執行問題42件,制發檢察建議2份督促整改,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37萬元。
與此同時,為服務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海滄區檢察院在今年新增3名臺胞擔任檢察聯絡員、公益訴訟觀察員,參與檢察活動58人次。優化涉臺司法服務,具有閩南特色的雙語服務專線入駐海絲中央法務區檢察服務中心,為臺胞解答法律問題25次。檢察官包聯轄區臺企66家,包聯臺企工作機制獲全市推廣。海滄還實現涉臺刑事案件審查起訴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不起訴案件公開聽證率及臺胞聽證員參與率均100%。
海滄區檢察院會同區人大在50家企業設立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企業聯系點
維護司法公正 鏗鏘有力
因業務發展需要,用工出現短缺,海滄的一家用工單位通過網絡發布招工信息,沒想到招來“摸魚團伙”敲詐勒索。
2018年至2023年,車某某等12人形成較為固定的組織,在全省各建筑工地流竄實施敲詐勒索犯罪。該伙人先在網站、微信群上搜尋工地招工信息,鎖定作案目標并假意應聘。入職后,便通過各種手段惡意制造矛盾事端,或是向招工人員提出預支生活費、報銷不合理路費等要求,或是消極怠工、拒不服從工地管理,迫使招工人員停止用工。之后,他們又滯留工地,采取糾纏圍困、言語辱罵、揚言鬧事打人等方式向招工人員索要“來回車費”“誤工費”等錢款。招工人員受到威脅,出于人身安全、工程進度等考量,迫于無奈只好支付相關費用。
檢察官抽絲剝繭,鎖定了假借應聘入職實則敲詐勒索的團伙違法犯罪行為,最終以敲詐勒索罪對車某某等提起公訴,有效打擊犯罪。
今年來,海滄區檢察院在聚焦難題破解、狠抓監督質效中做優刑事檢察,依法嚴懲各類影響安全穩定的刑事犯罪,起訴嚴重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17人、電信詐騙案件31人。積極參與反腐敗斗爭,起訴行賄、受賄犯罪11人。實質化、規范化運行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55件,監督立、撤案45件,糾正偵查違法行為185件,追捕、追訴52人,追加認定事實37起,改變定性37人,對證據收集和法律適用等提出意見504條。同時,全面準確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批捕293人,不批捕176人,起訴576人,不起訴116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620人,既嚴懲犯罪也保護無辜。
今年,海滄區檢察院還努力推動各類檢察工作全面協調充分發展:辦理民事檢察案件84件,同比上升1.27倍。辦理行政檢察案件119件,同比上升1.28倍。針對公安機關查獲酒駕違法行為未及時處理問題,辦理行政違法監督案件8件,發出類案檢察建議1份,督促依法行政。辦理土地執法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件4件,發出檢察建議4份,督促拆除違章建筑。助力被處罰企業信用修復,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
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35件,同比上升16.67%。其中,關切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辦理預制菜信息公示、網售有害保健品等食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7件;辦理烈士墓建設、管理不到位公益訴訟案件1件,捍衛英烈榮光;穩妥拓展新增辦案領域,開展知識產權、人防工程等專項監督,辦理公益訴訟案件7件;加強特定群體權益保護,辦理母嬰室、無障礙設施建設不規范等公益訴訟案件7件;圍繞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辦理不可移動文物破舊損壞、消防安全隱患公益訴訟案件2件,守護文物安全,維護歷史風貌。
檢察官面對面普法,讓法治服務從街頭走進群眾心頭。
增進民生福祉 走深走實
“現在出租屋完成了消防改造,電動車停放更有序,我們住起來也更安心!”今年7月,在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回頭看”時,海滄區檢察院的檢察官收到了來自租戶的反饋。
從去年5月開始,海滄區檢察院的干警兵分多路暗訪,重點走訪城中村、老舊小區、廠區等人員相對密集的區域,查找其中的消防安全隱患,確認公共利益是否受損,核實行政機關的履職情況,以檢察建議、公開聽證等方式促整改,并采取“回頭看”確保這項民生工作落到實處,為轄區的消防安全筑牢屏障。
民之所望,也是檢察所向。今年來,海滄區檢察院“檢護民生”守好群眾身邊安全,圍繞預制菜信息公示、網絡銷售保健品安全問題開展監督,讓老百姓“吃得放心”“買得放心”;針對非法集資的亂象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看緊群眾的“錢袋子”……
秉持“如我在訴”理念,辦理132件群眾信訪,重復信訪下降20.93%。組建5支隊伍主動融入區綜治中心建設,共筑平安海滄。辦理司法救助案件9件,發放司法救助金21萬元。
“零容忍”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從嚴追訴17人;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不起訴4人。深化未成年人權益綜合司法保護,辦理公益訴訟案件6件,民事支持起訴案件6件。向涉案未成年人監護人制發《督促監護令》22份,有效督促“甩手”家長重新“上崗”。檢察官任“法治副校長”,開展法治宣傳活動41場,受眾13萬人。
不僅如此,海滄區檢察院充分發揮數字賦能作用,不斷提升履職能力,探索突破法律監督“人找案”傳統模式,形成數據支撐“案找人”能級跨越。
今年,海滄區檢察院依托“數智海檢”實踐平臺,高質效辦理民生案件,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研發“酒駕行政處罰監督模型”,將公安機關飲酒后駕駛機動車排查數據與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案件數據進行碰撞,篩查二次酒駕未處理人員;研發“剝奪政治權利刑罰執行大數據監督模型”,將公檢法三方相關業務數據進行碰撞,篩查剝奪政治權利脫漏管人員……數字檢察驅動檢察管理高質量發展的愿景正成為現實。
海滄區檢察院牽頭舉辦教育矯治會為罪錯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開展針對性指導
經歷風雨洗禮,方見美麗風景。一年來,海滄區檢察院以專業能力建設為關鍵,搭建理念交流與技能切磋的人才培養平臺,以職業保障建設為依托,用好檢察人員全員全面全時考核,以紀律作風建設為保障,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開展政治生態分析研判、編外人員專項整治等,確保“打鐵必須自身硬”。集體和個人獲評市級以上榮譽表彰10次,國家級檢察理論調研成果4篇。
新的一年,海滄區檢察院將圍繞區委中心工作,接續奮斗、砥礪前行,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和高質效辦案本職本源,錨定目標任務,狠抓落實見效,奮力開創海滄檢察工作現代化新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