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旅縮力”這個2024年年度熱詞,首爾一定是那個被第一個提及的城市——沒有太多的可玩性,人文景點少,即使是市中心的街道,看起來也非常像國內某個大一點的縣城......
相比之下,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的旅游體驗或許要好得多。一面靠山,三面環海,清透干凈的城市立面、慢節奏的生活氛圍,釜山毫不吝嗇一座海濱城市該有的浪漫。在著名的喪尸片《釜山行》的末尾,釜山是那個沒有被僵尸荼毒的光明之所,承載著韓國人的希望。而現實中的釜山,少了些電影的腎上腺素,多了些慢下來的生活日常。
去釜山,看海才是正經事。
青沙浦算得上釜山最有名的景點了,不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腦海中很難檢索到任何有關“青沙浦”的信息——但如果你看過一次這里的照片,就會很快迷上這個神似日本鐮倉的海濱小鎮。浪漫是青沙埔的關鍵詞,漫長而開闊的海岸線上,陽光比酒精更讓人“微醺”。
看過太多遍《千與千尋》,大海和火車的組合總能最大程度滿足我們對浪漫的想象。在青沙浦,公共交通都為浪漫氛圍而生,海上的膠囊小火車是很多人慕名來到這里的原因。
釜山打卡榜第一名的膠囊小火車
小火車屬于“海云臺藍線公路列車”的一部分,全程沿著釜山的東部海岸線運行,從海云臺出發,經過青沙浦站等多個站點,行駛速度和釜山的生活節奏一樣慢,沿途可以看到礁島上的燈塔,野生植物瘋長的山坡,腳下是錯落有致的小鎮,一路上都像是懸置在海面和天空之間。
無論是當陽光灑在海面上,還是落日夕陽下的紅暈,釜山的松弛與從容會悄無聲息地打動每一個“苦命”的打工人。
行駛在夕陽和海邊的膠囊小火車
Tips:火車票可以在BLUE LINE PARK的官網上預訂,會提前20天左右放票,需要提前計劃好乘車時間段。不夠J(不愛提前做計劃)的朋友也可以在火車站現場購票,不過得排一會隊,車次是每隔15至20分鐘一班,算算時間還能在周圍逛一逛,拍拍照。
青沙浦站是釜山小火車線路中最具代表性的站點之一。車站背靠大海,鐵軌與海平行延伸至遠方。站在鐵軌中央,面向火車站的方向,背景是站臺與大海的交界,車廂鮮艷的顏色和海天一色的背景形成強烈的對比,妥妥的“灌籃高手釜山版”,如果不是隨處可見的韓文招牌,實在很難分清這是韓國還是日本。
釜山版鐮倉:青沙浦站@卡林大人
在青沙浦站附近的另外一個經典地標“紅白燈塔”,兩個燈塔都可以徑直通向海堤,一路上能見到很多本地釣魚佬——足見釜山本地人的悠閑感。
青沙浦地標之一的紅白燈塔
沿著海岸步道繼續走就能見到一路連鎖或獨立的精品小店和咖啡館,包括人氣高漲的「Liberta」和「Broni」。咖啡與食物先不作評價,單說這里的景觀可能就沒有人會拒絕——躺在通透的落地窗前,搭配室外的藍天大海,比起卷生卷死的首爾,釜山松弛到不像是韓國。
Broni咖啡店@阿黃yelloon
如果說釜山白天的浪漫屬于青沙埔,那夜晚的浪漫一定屬于廣安里。作為這座城市人氣最旺的海岸線之一,每到夕陽西下的時候,天空就會漸漸由藍變粉,海面泛起金色的粼粼波光,空氣中彌漫著漲潮的海鹽味。
沙灘上聚集著等待日落的游客,下班后牽手漫步的情侶和結束了沖浪訓練的大學生,大家一起聽波浪拍打岸邊的聲音,在沙灘上留下腳印。但在海邊靜靜地坐上一小時,就會迅速被它的浪漫氛圍治愈,讓人不自覺地放慢腳步,享受片刻的寧靜與安逸。
廣安里傍晚的浪漫氛圍@Rita.Z
離開沙灘,前往馬路對面的街巷之中,咖啡店、小吃攤,餐廳應接不暇。看完日落后,視覺剛好可以無縫銜接到味覺 ,為了迎合各國旅客,廣安里除了地道的釜山美食還有西餐、東南亞小吃和中餐……作為釜山美食的集中地,整條美食街的味道都不亞于首爾中心的商業地帶。
廣安里海灘對面的美食聚集地@Paragrace(見過newjeans版 @沙區小陳
再晚一點,廣安里另外一個精彩時刻到來,連接著海云臺和廣安里的廣安大橋會在這時亮起燈光,霓虹燈和海水交相輝映。沙灘邊集結起了聚會唱歌的本地青年,如果你足夠幸運,還有機會欣賞到海上游船上的煙花,相比起首爾的忙碌和奔波,釜山人更懂得怎么打發閑暇時光,給自己找樂子。
廣安里的海上煙花@沙區小陳
對面美食街上的酒吧也陸陸續續亮起招牌,全釜山最TOP級別的酒吧幾乎都在這里——無論是追求氛圍感的環境或是對酒精有一定要求的品酒大咖,都能在這里找到慰藉。
與年輕且商業化完善的海云臺相比,松島的歷史更加悠久——作為釜山第一個也是韓國第一個開發的海水浴場,得名于海灣入口郁郁蔥蔥的松樹,在100多年的歷史中有很長一段時間發展陷入停滯,在最近幾年開始重新開發,如今已經成為了和海云臺齊名的“釜山必打卡地”。
松島干凈的沙灘與大海@鯉魚與綠鯉魚與驢V
松島馬路一邊是沙灘,沙灘上擺滿了躺椅,如果不是節假日人會很少,海浪也很平靜,經常能看到帶著孩子游泳的白人旅客,深處的跳水平臺上總有人在等待跳水——原來釜山人也有自己的“天津Bai Bai”,“樂呵樂呵”的秘訣全球統一。
松島的最佳體驗則是空中海上纜車,普通纜車來回九十人民幣左右,但更加推薦幾乎全透明的“水晶游輪”,雖然貴了二十塊錢,但體驗卻非常值回票價。“水晶游輪”腳底完全透明,透過底板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水中藍色與綠色的分界線,有種飛躍于大海的感覺。
松島海上纜車@郝犟犟 犟。
下了纜車,沿著恐龍公園方向走下去,過兩個小山坡就能到“永工云橋”,是一個伸向大海連接小島的純白棧道,終點的山坡就是巖南公園,也被稱作“治愈之林”。從巖南公園看大海看釜山都一覽無余。
除了海,文藝可以說是釜山的另一個標簽。釜山有兩個著名海濱文化村:甘川文化村和白淺灘文化村,兩個村子都不大,2-3小時左右就能逛完,不過記得穿一雙好走的鞋,應付陡峭的上下坡——特別行走在甘川文化村中,完全不亞于一場山地徒步。
山間的甘川文化村,因為多彩的房屋建筑,被中國游客稱為“韓國人自己的圣托里尼”。這里最初起源于南下難民們的避難所,沿著山坡而建的房屋袖珍且擁擠。在21世紀初,經由本地居民、藝術家組成的“甘川洞文化村運營協會”的改造,拆拆裝裝,粉刷成五彩繽紛的墻,在路邊安置小王子雕塑,曾經的破爛小山村搖身一變,童話氛圍拉滿。
五彩的甘川文化村和熱門打卡點小王子@lx
白淺灘文化村原本是釜山代表性小漁村,隨著舊房屋的改造,這里也煥然一新成了彩色村落,被當作感受影島生活的獨創性文化藝術村。雖然相比甘川文化村,白淺灘文化村的色彩沒那么明艷,但好在位置更加優秀——一條窄小的馬路正對大海,整個村子像建在海邊的懸崖上,也讓村子在視覺上更加清新通透。
路盡頭是大海的白淺灘文化村@Elio
文化村的經營和釜山的生活一樣不緊不慢,為了保證村子的可持續發展,文化村里都是“小而美”的獨立商店,防止文化村過度商業化失去個性的同時,也消解了對本地產業的沖擊。
白淺灘文化村附近兩家面朝大海的咖啡店「Thrill on the Mug」和「Having Moment」是最佳休息點。在釜山,咖啡店基本不是用來“續命”的,而是為了搭配海景而存在的。「Thrill on the Mug」高約兩層樓的挑高空間和巨型落地窗,階梯式座位直面大海,目之所及都是一大片藍色。
同樣位于白淺灘文化村的「Having Moment」,沒有「Thrill on the Mug」那樣濃烈的INS風,而是以木質與混凝土形成更加溫暖的基調,與屋外安靜的大海共同組成一幅絕佳的明信片。
左:Thrill on the Mug@噠噠旅行物語
右:Having Moment@王三毛
游客們樂此不疲地穿梭在這些海邊的村落里,在咖啡店里歇腳,喝一杯流淌在韓國人血液里的冰美式。街道和墻壁上,到處是富有巧思的裝置和彩畫,不起眼的轉角處或是窄樓梯都是亮麗的景色,穿梭在彎道陡坡的巷弄,像是回到童年夢中的世界。
但是身邊,村落的居民摩托車加速到八十碼上下穿行,來來往往的游客也被當作司空見慣的風景。即使是商業景點也能感受到釜山人民的瀟灑和放松。
甘川文化村的當地人和日常感十足的雕塑@lx
有人說,“追星去首爾,浪漫到濟州,生活在釜山”,相比首爾這座大都市的繁華和快節奏,海濱城市的生活節奏往往都是慢悠悠的,釜山的人們早已習慣了與大海相伴,吹著海風曬著太陽過日子很難不松弛。
于是,在海邊成長起來的釜山人即使出走,最終往往也還是會回到這里。釜山蜿蜒的海岸線旁,除了絡繹不絕的游客,最常見的就是手持登山杖或釣魚竿,悠閑享受釜山生活的人們。也正是這份與時光和解的煙火氣,成就了釜山獨特的魅力。
策劃 / 悅游編輯部
編輯 / Oliver
撰文 / 貂某人
圖片提供 / @卡林大人、@阿黃yelloon、@Rita.Z、
@Paragrace(見過newjeans版、@沙區小陳、
@鯉魚與綠鯉魚與驢V、@郝犟犟 犟。、
@Elio、@噠噠旅行物語、@王三毛、@lx、
各酒店官方、視覺中國
版式設計 / CNT ARTRO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