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梅州一中學要求學生簽署承諾書,保證自己不會出現極端行為。
一旦出現,跟學校無關,家長不得索賠……
這一承諾書的出現令家長們深感不安,紛紛指責校方做法太不可思議,簡直令人發指!
下面評論指出:如果出現這些現象是不是跟他們的教育方式有關系呢?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匪夷所思的“承諾書”?
這要從近些年,青少年的壓力說起。
01
知乎上有個問題:以前生活物資匱乏,卻幾乎沒有抑郁癥,現在卻越來越多,為什么?
一個高贊回答說,倘若現在的孩子穿越回去,一樣能健康成長。
而我們重新投胎到現在,大概率一樣會抑郁。
這時為什么呢?
現在的小孩,從出生開始就被指定,成功的路只有一條,就是學習。
“眼睛一睜,就開始競爭。”
“贏一次不行,要次次贏!”
“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考不上重點初中,就考不上高中,人生就完蛋了!”
現在的小孩子,真的是從小學一年級,甚至幼兒園、走路還不穩,就被推上了人生的競技場。
以前物質匱乏的年代,一顆雞蛋、一塊紅燒肉、一個氣球、一根頭繩,都可以讓我們快樂好幾天。
而現在的孩子,雖衣食無憂,精神需求卻匱乏得很。
不能和小朋友一起去外面跳繩、跳皮筋,不能去疊四角形的紙包互相拍著玩,不能在地里奔跑,到處找可以吃的白茅根、野葡萄……
因為全部時間都來要求學習、刷題、補課。
而家長看著年年攀高的高考分數,也是無可奈何。
02
鄰居講了一個故事:
一對夫妻,常年在外打工,兒子留守,由奶奶照看。
叛逆的小孩,怎么可能是快70歲的奶奶看得住的?
小孩每天都吵著要玩手機,不給手機就各種鬧,絕食、自殺等等都有過。
還記得他跑到樓頂,坐在房檐上,手里敲著磚,腳里踢著檐。
媽媽喊他下來,根本不理。
只有答應把手機給他,他才肯下來。
拿到手機就開始刷短視頻,連吃飯的時候,都是一邊吃一邊斜眼看手機。
剛上到小學五年級,就死活不肯去學校了。
就這么硬生生在家待了一年。
期間,媽媽領著他到處找醫院看,是不是抑郁癥什么的。
錢和時間花了不少,卻沒什么結果。
媽媽說:“要不你去學個技術吧!”
給他找個技校報了名,學費交了,人送過去了,家長一走,孩子轉頭就溜了。
管都管不了,愁的媽媽長了一頭白發。
真是又怕他自殘,又怕他沒有一技之長,將來吃生活的苦。
03
對于這種叛逆期的青少年,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作為家長,是離孩子最近的那個人,一定要經常關注下孩子心里想什么,最近都在做什么。
不能說,只要學習好,就什么都放任不管了。
其次,一定要經常給孩子戶外活動的時間。
培養一項體育運動的愛好,什么籃球、游泳、武術等等,都可以。
運動會產生多巴胺,讓人感到心情愉悅,也會讓身體更健康。
再次,倘若一次考得不好了,也是要以鼓勵為主。而不是冷言冷語的訓斥。
之前看過一位家長在孩子試卷上的評語,真的是倍感溫馨。
你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他的每一點進步,你都倍感欣慰。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說到學校,不能說簡單讓孩子簽署個沒有法律效力的所謂“承諾書”,把責任一撇了之。
要知道,學校才是教育的重頭戲。
從小讓孩子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壓力誰都有,你能承受多少挫折,就能獲得多大成功。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而是勇于含著淚繼續奔跑。
你現在所吃的苦 ,都是未來鋪成的路。
你具備了多少受挫能力,抗壓能力,都會成為你將來的核心競爭力。
白云蒼狗,滄海桑田,人生路漫漫,充滿挫折與挑戰。
除了生死,別的都是擦傷。
當你懂了這些,人生將不設限。
你怎么看?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