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幾百萬粉絲灰飛煙滅,這聽起來像一個悲傷的童話故事,卻真實地發生在網絡紅人吳柳芳身上。平臺的處罰來了,禁言、清除粉絲,甚至連關注都幫你取消了…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
平臺解釋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平臺說是因為MCN機構發布低俗內容,但這就能解釋掉粉600萬嗎? 難道所有關注吳柳芳的人,都是因為那些低俗內容才關注的嗎?這邏輯說不通啊!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按頭取關”——平臺未經同意就取消了用戶的關注,這合適嗎?這不僅讓人感到不公平,更重要的是,它侵犯了用戶的自主選擇權。難道我們對誰關注,也要聽平臺的擺布嗎?
我的親身經歷,或許能讓你明白這其中的貓膩。兩年前,我的賬號里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些我從未關注過的賬號。更奇怪的是,我把他們都取消關注后,關注數量卻不為零!好家伙,這就像魔術一樣,被平臺偷偷藏起來了一些賬號。 我當時嘗試搜索一些流量明星,結果發現,我居然“關注”了其中一位!我壓根兒就沒關注過他,這明顯是平臺在背后“耍小聰明”。難道這是平臺的“精準投放”? 這讓我不禁懷疑,平臺是否利用算法,在暗中操控著我們的關注行為,把我們變成他們想讓我們變成的樣子?
這不禁讓人想起吳柳芳事件。 平臺的算法,真的那么“無辜”嗎? 真的只是MCN機構的問題嗎? 平臺有沒有在其中推波助瀾? 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現象,而幕后隱藏的,可能是更深層次的操控。
難道這只是個例? 我想未必。平臺操縱用戶關注,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許多人都有類似的遭遇,例如賬號被莫名其妙地關注,又或者關注列表出現異常。 這已成為網絡平臺的“潛規則”。
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這不僅僅是幾個賬號的問題,而是關乎互聯網生態健康的大事。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算法的強大力量不容忽視。 平臺作為信息傳播的關鍵環節,理應承擔起維護公平、公正的責任,而不是利用算法操縱用戶行為,獲取利益。這不僅僅是對用戶的尊重,更是對互聯網良性發展的保障。
“清朗”行動,該出手了! 我們需要一個更加透明、更加公正的網絡環境,一個真正尊重用戶選擇的環境。 平臺應該反思,不應該把用戶當作提線木偶,而是應該尊重用戶的自主選擇權,維護公平公正的網絡生態。 這不僅僅是對吳柳芳事件的回應,更是對整個互聯網生態的負責! 我們都渴望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一個不被惡意操控的網絡空間。 讓我們一起呼吁,讓網絡清朗起來,真正還用戶以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