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海
12月22日晚,一則重磅消息從資本市場傳來,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生物(688139.SH)發布公告,宣布與上海萊士(002252.SZ)正籌劃一場重大資本運作。海爾生物擬通過向上海萊士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實施換股吸收合并上海萊士,同時還將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這一消息瞬間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成為投資者與行業人士熱議的焦點。
鑒于此次交易尚處于籌劃初期,諸多關鍵事項存在不確定性,為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投資者權益,海爾生物與上海萊士自12月23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值得注意的是,從市值對比來看,海爾生物當前總市值為111.92億元,而上海萊士則高達479.26億元,如此懸殊的體量差異,使得業內形象地將此次合并稱為“蛇吞象”。
回顧今年6月,海爾集團已在上海萊士的股權結構中埋下重要伏筆。彼時,海爾集團以125億元的巨資,從基立福手中收購了上海萊士20%的股份,同時基立福還將其持有的6.58%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海爾集團,由此海爾集團成功上位,成為上海萊士的第一大股東與實際控制人。這一系列動作,已然展現出海爾集團對上海萊士業務布局的深度介入。
參考海外血液制品龍頭公司的發展軌跡,并購無疑是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路徑。例如,某國際知名血液制品企業,通過一系列精準的并購,不斷拓展產品線,提升市場份額,最終成為全球行業巨頭。海爾生物此番籌劃吸收合并上海萊士,極有可能是在借鑒國際經驗,意圖通過整合雙方資源,實現協同發展。
從業務協同角度看,海爾生物在生物醫療低溫存儲領域擁有深厚技術積累與市場優勢,而上海萊士作為血液制品行業的領軍企業,在血漿采集、產品研發與銷售等方面具備強大實力。二者合并后,有望在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實現優勢互補。比如,海爾生物的低溫存儲技術可助力上海萊士優化血液制品的存儲與運輸環節,保障產品質量;而上海萊士豐富的產品線與銷售渠道,也能為海爾生物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在資本運作層面,此次換股吸收合并,不僅能優化海爾集團旗下的資產配置,還有望提升上市公司的整體競爭力與市場估值。通過募集配套資金,可為合并后的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用于研發創新、市場拓展與產能擴張等關鍵領域。
然而,“蛇吞象”式的并購并非一帆風順。海爾生物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業務整合難題,如何將兩家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業務流程進行有效融合,是擺在管理層面前的重大課題;此外,市值差異帶來的市場預期波動,以及監管審批風險等,都需要謹慎應對。
此次海爾生物籌劃吸收合并上海萊士,無論是對海爾集團的大健康產業布局,還是對資本市場的板塊格局,都可能產生深遠影響。在未來的發展中,這場并購能否順利推進,合并后的企業能否實現協同發展與預期目標,市場將拭目以待。
責編:李影
審核:劉坤
監制:王占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