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新社12月24日報道,俄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表示,美國正在為企圖在戰略上擊敗俄羅斯進行“熱身”,而歐洲將會是下一個目標,美國并不希望歐洲作為競爭對手存在。
馬特維延科回顧道,早在2014年,當美國對俄羅斯、克里米亞及塞瓦斯托波爾實施嚴厲制裁之初,她便說歐洲將會是下一個目標。
她認為,美國當前對俄羅斯的行動算是“熱身”,而歐洲則很可能是美國企圖在戰略上擊敗的下一個目標。她分析稱,美國需要的是一個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都依從的歐洲。
事實上,歐洲國家一直有一個戰略困境:追隨美國還是獨立自主?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張關系一直是焦點之一。
歐洲國家甘愿追隨霸權美國的原因,首先在于安全需求。
自二戰以來,歐洲國家一直尋求通過集體防御來保障自身安全。北約作為一個軍事同盟,為歐洲國家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安全框架。
隨著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以及近年來俄羅斯軍力的增強,歐洲國家對于安全保障的需求愈發迫切。
美國作為北約的主要成員和軍事強國,其軍事存在和支援對于歐洲國家來說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歐洲國家傾向于追隨美國,以確保自身的安全利益。
其次,歐洲國家在經濟和政治上也與美國有著緊密的聯系。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市場和技術對于歐洲國家來說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同時,美國在政治上一直扮演著全球領導者的角色,其政策和影響力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在于,美國絕不會放過歐盟,俄烏沖突結束后,必將是美國下一個收割對象!
俄烏沖突爆發后,大量歐洲資本外逃,其中大部分流向了美國。美國通過操控戰爭,不僅削弱了歐洲的經濟實力,還成功吸引了大量避險資金,實現了對歐洲財富的間接收割。
在戰爭期間,投資者往往會選擇將資金投向相對安全的資產,以規避風險。
而美國國債作為全球公認的優質安全資產,其收益率的提升增強了美元資產的吸引力。此外,美元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和避險資產,其需求在戰爭期間顯著增加。
因此,大量歐洲資本選擇流入美國市場,購買美國國債和其他美元資產,以尋求避險和保值。這不僅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也進一步鞏固了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歐洲太弱了,而且確實是一盤散沙,被美國隨意拿捏。想造反?還早呢。一家都是美國人的歐洲裸官馮德萊恩,確定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
如果將歐洲視為一個統一的實體,其經濟實力、文化底蘊和歷史影響力無疑足以與中美并肩,共同構成世界的一極。
然而,現實卻并非如此。歐洲更像是一個由多個散裝國家組成的集合體,缺乏統一的領導力和凝聚力,這使得其難以在全球舞臺上發揮出應有的影響力。
更為遺憾的是,在歐洲的政治版圖中,美國的影響力無處不在。特別是在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領導下,歐洲似乎更加緊密地跟隨美國的政策步伐,幾乎成為了美國的“半殖民地”。
這里的“半殖民地”并非字面意義上的領土占領,而是指歐洲在政治、經濟和戰略上對美國的高度依賴,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喪失自主決策的能力。
我們要做的事很簡單,就是靜靜等待。美國對付歐洲并不是一件壞事,在如今美歐整體衰落的大背景下,不用我們出手,他們自己就得越吵越兇。
因為增量沒了,存量都是內部互相卷。俄烏沖突之后歐洲被吸血就是明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