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任駐烏克蘭大使馬升琨到烏克蘭上任一個多月后,中烏兩國在外交上有了新進展。
當地時間12月23日,澤連斯基總統接受了中國大使遞交的國書。在此之前,中國大使已經把國書副本交給了烏克蘭外交部副部長佩列彼尼斯。
這一次,新任中國大使算是正式上崗了。
在接受國書時,澤連斯基不僅表達了對中國大使履新的祝賀,還親自通報了三件大事。
澤連斯基首先感謝了中國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堅定支持,希望進一步發展與中國的雙邊關系。
這一表態不僅是對中國一貫堅持的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立場的認可,也是中烏關系中的一道重要保障。
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烏克蘭對領土問題的敏感程度不言而喻,中國的明確表態無疑觸及了烏克蘭的核心需求,為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澤連斯基提到的第二件大事是恢復中烏之間的貿易往來。他強調了在貿易等領域發展雙邊關系的重要性,“戰前,烏克蘭與中國有著大量的貿易往來。當然,我們希望恢復這種關系,并在更多領域加強兩國關系。”
早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中國就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果。
然而,隨著沖突的持續,中烏貿易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如今,澤連斯基主動提及恢復貿易,不僅是對過去合作的肯定,更是對未來合作前景的期待。
從數據上看,中烏貿易的潛力巨大。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中烏貿易額達到了63.4億美元,同比增長20.8%。
其中,中國對烏克蘭的出口額達26.5億美元,增長35.1%;從烏克蘭的進口額為36.9億美元,增長12.3%。
這一增長勢頭不僅體現了中烏兩國經濟的互補性,也預示著未來兩國經貿合作的廣闊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曾一度是中國玉米、葵花油等產品的最大進口國,而中國則向烏克蘭出口消費品、汽車及其零部件等。
這種互補性的貿易結構不僅促進了雙方經濟的發展,也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因此,恢復并加強中烏貿易往來,不僅有助于兩國經濟的復蘇和增長,也有助于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互信。
澤連斯基提到的第三件大事是通報朝鮮參與俄烏沖突的情況。
他們的參戰無疑加劇了俄烏戰場的復雜性,這是澤連斯基所不愿見到的局面。
為此,烏克蘭方面正積極尋求應對策略。鑒于中國與朝鮮、俄羅斯之間深厚的友好關系,澤連斯基選擇向中國大使通報當前局勢,這一舉動顯得尤為合理。
據報道,澤連斯基還向中方表達了基輔對于中國堅定立場的期待,希望中國能在國際事務中發出更加有力的聲音。
然而,我們在此問題上的態度早已明確:對于其他國家間的正常合作,中國始終秉持不干涉內政的原則。
俄烏沖突已持續超過1000天,中方始終致力于促進對話談判。今年5月,中國和巴西共同發表了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六點共識”,認為“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
共識強調,要遵守局勢降溫“三原則”,即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呼吁各方堅持對話談判,加大人道主義援助,反對使用核武器,反對攻擊核電站,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不管怎樣,澤連斯基這次主動與中國接觸,對中烏關系來說是個積極的信號。這也可能意味著,俄烏沖突出現轉機的日子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