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對美實施嚴格的鎵、鍺、銻、超硬材料及石墨等兩用物項出口控制后,中國在全球多種關鍵材料供應鏈上的核心地位引起了美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借機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
12月23日,美國《新聞周刊》發表文章指出,中國近乎完全掌控了北約列出的“對盟軍國防工業至關重要”的12種關鍵材料中的7種,這對北約的軍事能力構成了嚴峻挑戰。
北約近期發布的報告詳細列出了這12種關鍵材料,包括鋁、鈹、鈷、鎵、鍺、石墨、鋰、錳、鉑、稀土元素、鈦和鎢,并強調它們對于制造先進國防系統和設備的重要性。
報告強調,這些材料的穩定供應對于北約保持技術優勢和作戰準備至關重要。一旦供應中斷,將直接影響基本國防設備的生產。確定這些關鍵材料是北約建立更強大、更安全的供應鏈的重要一步,對盟國的國防和安全具有決定性意義。
最讓北約不爽的是,中國在這12種關鍵材料中占據了7種的絕對主導地位,包括鎵、鍺、石墨、鎢、鈦、稀土元素和鋁。
在中國所掌握的關鍵材料中,鎵、鍺和石墨尤為引人注目。
鎵被譽為“半導體工業的新糧食”,在高性能雷達、5G通信設備、太陽能電池板及高端集成電路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特別是在軍事上,鎵的砷化物(砷化鎵)和氮化物(氮化鎵)技術是F-35戰斗機、E-2D預警機以及美軍宙斯盾艦雷達系統的核心組件。
中國對鎵材料的控制最為明顯,占全球產量的98%以上,這意味著美國在這些高端武器裝備的生產上高度依賴中國的鎵材料。
鍺則主要用于光纖通信、紅外探測以及太陽能電池等高科技領域。在軍事上,鍺在紅外成像設備中的應用非常關鍵,像AIM-9X導彈、坦克夜視儀和反導攔截系統的焦平面陣列感應器都離不開鍺。
中國生產了全球60%的鍺,其短缺將直接影響美軍的夜戰和反導能力。
石墨的高強度和熱穩定性使其在主戰坦克和護衛艦的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石墨還是直升機、導彈和其他防御平臺的電池重要原料。中國控制了全球70%以上的石墨產量,對石墨的出口也實施了嚴格控制。
除了鎵、鍺和石墨外,中國還在稀土元素、鋁、鎢和鈦等材料的生產和加工上占據主導地位。稀土元素是現代國防技術的基礎,包括精確制導武器、隱形平臺和先進的通信系統都離不開稀土元素。
中國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的稀土元素產量,進一步加劇了美國及其盟友的戰略擔憂。
為了回應美國對華芯片限制,中國去年開始限制對美出口鎵、鍺和石墨,并于12月3日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鎵、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這進一步加劇了北約在關鍵材料供應方面的脆弱性。
美國國防情報公司的報告稱,中國對美國關鍵礦產的出口禁令將影響美軍所有軍種的武器生產,涉及超過1000個武器系統和2萬個零部件。
特別是海軍、陸軍和空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美國的F-35戰斗機原計劃換裝使用氮化鎵T/R組件的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來實現升級,但由于中國禁止對美出口鎵及其相關制品,這一升級計劃基本宣告失敗。
這一禁令不僅讓美國的武器生產面臨困境,還加劇了美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脆弱性。
美國地質調查局警告稱,全面出口禁令可能給美國帶來重大經濟影響,可能造成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同時,這也讓美國意識到,過度依賴單一國家的供應鏈是極其危險的。
彭博社指出,中國此舉開創了禁止他國企業向美國出售產品的先例,此前制裁管制方面的“治外法權”一直是美西方國家的特權。
如果美國鐵了心要升級中美貿易爭端,咱們也不怕,畢竟咱們手里還有很多王牌,慢慢打就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