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財經社 韓峻
12月25日,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1.2億元債權在阿里資產·司法拍賣平臺開拍,起拍價僅1元,保證金6000元。
這一消息爆出恒大再次進入大眾視野,聊起恒大地產,不得不說的就是其留下的一堆爛尾樓,在這一堆爛尾樓中還包含原計劃成為城市地標的安徽合肥恒大中心。
合肥恒大中心籌備之初是要成為安徽第一高樓,而如今卻成為爛尾樓,無人接手。
2014年恒大蒸蒸日上,合肥也在崛起計劃進軍新一線城市。
機緣巧合下,恒大進軍合肥并計劃在合肥濱湖新區南寧路與衡山路交匯處建立一個高度518米的地標性摩天大樓。
據了解,這個項目總投資165億元,地上108層、地下4層,總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集辦公、酒店、服務式公寓等多功能于一體。
大樓以竹子為設計理念,希望表達出正氣、有節、柔韌堅強的精神,由此體現百年徽商文化。
如果項目建成,合肥恒大中心憑借518米的高度,會成為安徽第一高樓并躋身全國前五高樓。
但是兩年時間過去,打好地基的恒大518大樓陷入了僵局。
盡管在2022年8月項目的D1、D2塔樓部分舉行了復工儀式,但是復工D1和D2塔樓續建工程,并不是大家所熟知的“恒大518摩天大樓”。
2024年10月,官方表示計劃通過處置項目地塊來籌集資金,但效果尚不明確,簡而言之就是沒錢重啟。
此前在官方回復的文件中也可以看到對于恒大中心的建設問題,文件中是這樣表態的:
恒大中心C、D地塊項目保持已建面積、現有高度和樓層不變,中止原規劃未建部分建設。
說得直白一點,已經建好的就這樣,沒建的就暫時也沒有能力繼續了。
至此,原本喊著要成為安徽第一高樓的合肥恒大中心成為了合肥打不出去的城市名片,成為了合肥濱湖區一個巨大的窟窿。
恒大518大樓“爛尾”不僅僅是可惜那么簡單了,奇怪的是大樓是2014年就動工的,恒大集中爆雷是在2020年前后,那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讓這個安徽最高樓爬不到518米。
據了解,當時最直接停建的就是環保政策與審批問題。
自2017年起,中央環保督察組對合肥市進行了多次環保督察,發現巢湖水域存在諸多環保問題。
合肥恒大中心項目因距離巢湖較近,被認為可能對巢湖環境造成影響,因此被要求暫停施工。
其次就是恒大自身難保,自2016年起,恒大集團開始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這一問題在后續幾年中逐漸加劇,導致包括合肥恒大中心在內的多個項目因缺乏資金而陷入停滯狀態。
第三就是政策限制與規劃調整,但這一點說來就有點“馬后炮”了。
2022年1月,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通知,對新建超高層建筑提出了嚴格限制。這些規定對合肥恒大中心這樣的在建項目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導致了恒大518大樓項目的“坍塌”。
在城市中,爛尾樓就像一塊傷疤,每次看到都不禁感嘆,真的是既破壞了城市的形象,又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近年來,爛尾樓為何頻頻爆出,我們又該如何終結這一城市之痛呢?
說到底,爛尾樓現象的根本原因是開發商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工程建設。
因此,政府應加強對房企的資金監管,確保項目資金專款專用,防止開發商挪用項目資金用于其他用途,并設立專項基金,對于資金鏈緊張但仍有潛力的項目,政府和金融機構可以考慮設立專項基金,提供貸款支持,幫助項目渡過難關。
同時,各方都需要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開發商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增加其違法成本。
其次,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政府應建立房地產市場的風險預警機制,對開發商的資金情況、項目進展等進行跟蹤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
不過現在上述的對策都對恒大518大樓沒用了,恒大518大樓的第一個10年過去,除了留下了一片唏噓什么也沒有,至于下一個10年,只能靜觀其變了。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