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軟科發布了“2024中國大學理科實力評級” 。該評級包含學科規模、學科實力、學科精度、高端人才、科研項目、重大成果、學術論文和科研平臺8個維度16項指標,較為全面地覆蓋了理科領域的各個方面,具有一定的參考性。筆者根據榜單數據整理了排名前50位的高校名單,現與大家分享。
榜單顯示,北京大學理科實力位列全國第一;復旦大學緊隨其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科實力排全國第三;南京大學理科實力排全國第四;清華大學理科實力排在全國第五位。
作為頂級綜合性大學,北京大學在理學門類有7個頂尖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和統計學,均排名全國前3%或前2名。而且該校的文科、醫科等學科發展得也非常好,這些學科門類可以為理科發展提供交叉融合的支持與助力。
復旦大學的情況和北京大學比較類似,各學科實力表現較為均衡。排在復旦大學之后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則是傳統意義上的理科強校。
中國科大是一所主要培養理科領域頂尖人才的知名高校,該校的理科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成果等多方面成果豐碩。比如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基礎理學學科,中國科大均擁有深厚的學科積淀和強勁的發展勢頭。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學校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學科都被評為A+。
另外,中國科大還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專家,在量子物理、納米技術等前沿領域,匯聚了眾多學術造詣深厚的人才,并在多個理學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
相比較來講,清華大學在理科方面頂尖學科數量相對少一些,它是一所以工科見長的一流大學,在資源分配、學科重視程度等方面與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都存在差異。
而且,清華大學在資源投入方面會更多地傾向于工科領域,投放在理科科研項目上的資源可能沒有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那么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校理科科研成果產出的數量和質量。
排在清華大學之后的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等,都是國內一頂一的綜合性高校。它們的理科學科建設水平也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云南大學這樣的“非985”高校,理科實力能排在天津大學、湖南大學這樣的985高校之上,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學校內涵建設的成就。
話說回來,理科實力排名是對學校的理科實力進行的評估,但高校的綜合實力涉及多個方面。清華大學也好,云南大學也罷,要想客觀地評價它們,還是應該結合其他方面的數據,不能因為理科排名稍低就否定其整體水平,也不要認為理科排名稍高就對其進行全面肯定。
事實上,每個高校都應該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明確一下發展定位。比如以理科為主要特色中國科大,就不能追求“大而全”,而是要把理科實力做到頂尖。其他多數高校也應找準自身定位,發展特色專業,爭取在行業領域內形成影響力。
今日話題:你曾經就讀于哪所大學?你認為自己的母校理科實力強不強?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