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4年,剛拿下了滅蜀之功的鐘會,決定和司馬昭談攤牌,要自立門戶。
對于鐘會當年的這個決定,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因為你鐘會雖然沒有成親,也沒有子嗣,但是你是世家大族出品,在曹魏那邊還有一大家子親戚呢,你現在造反,就不怕司馬昭滅了你們鐘家嗎?
此外蜀地被劉備和諸葛亮已經經營了那么長時間,都被你給滅了,你憑什么就認為你在蜀地,就能成事呢,你鐘會是不是被滅國的功勞給沖傻了?
那么鐘會當時是真犯傻了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第一,鐘會雖然有家人在曹魏那邊,但是鐘家是世家大族,不是普通人,不會一個人犯錯,就會被株連全家,而且當時司馬昭還憋著改朝換代呢,鐘家這種大家族,他拉攏還來不及,是不是真正下狠手的,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第二,當年鐘會憑什么敢造反?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要先梳理下當年司馬昭為什么會讓鐘會去打蜀漢。
按照曹魏之前的既定國策,蜀漢這塊地盤,他們是遲早都能拿下,但越急反而會越難得手,因此曹魏一是是打算耗死蜀漢,司馬懿篡權以后,其實也定的是這么個策略,因為這是最優解。
司馬昭之所以想對蜀漢動手,主要是因為小皇帝曹髦,用自己的死,給司馬昭的篡權帶來了很大的變數,司馬昭為了平息事態,不得不立一個不世之功。
而司馬昭殺曹髦的事,本就引發了世家大族,和各級官員的不滿,現在他又想拋開既定戰略伐蜀,更是引起了大家的不滿,所以當年司馬昭要伐蜀時,沒幾個人支持他,而司馬昭又不能親自去打,他還需要鎮守后方,所以他急需一個有能力,有忠心,且支持他伐蜀的人代替他干著活。
鐘會在司馬懿活著時,就和司馬家的關系很好,后來和司馬師、司馬昭等人,更是當兄弟處,而且這伙計還有不凡的軍事能力,最重要的是,鐘會還是為數不多支持司馬昭伐蜀的人,所以鐘會才有了滅蜀的機會。
當年鐘會滅蜀時,唯一能和鐘會掰腕子的人,是一開始不支持司馬昭伐蜀,但后來卻立了奇功的老將鄧艾,鄧艾因為被鐘會算計等原因,后來被司馬昭給辦了,鄧艾一沒有威脅,鐘會就成了伐吳大軍的唯一話事人,而此時姜維也向鐘會投降了。
也就是說,此時的鐘會,不光擁有伐蜀的大軍在手,還有蜀漢重臣的效忠,再加上此時的司馬昭形勢很不妙,所以鐘會是有一定理由造反的。
如果最后是鐘會成功了,那么司馬昭就要被人當傻子笑話了。
那么鐘會既然看似勝券在握,為什么最后還是沒能玩得過司馬昭呢?
據相關史料記載,早在鐘會率大軍伐蜀之前,就有人給司馬昭打小報告,說鐘會這個人可不是個安分的主,他很有可能造反,而且這么說的人還不是一個人,但是最后司馬昭還是讓鐘會帶兵出征了。
這是因為司馬昭傻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第一,司馬昭當年安排鐘會去伐蜀,可不是滅蜀,只要拿下漢中,甚至打進漢中就算完成任務了,后來是鄧艾擅自行動,才完成了滅蜀的目標。
如果當年鐘會只是打進或者拿下漢中,那么鐘會撐死也就只能擁有漢中一地,再加上蜀漢那邊不會和鐘會羈絆太深,西北軍區又有鄧艾這個老人領導在,鐘會想造反根本就沒有希望;
第二,鐘會當年率領的大軍中,無論是中高層將領,還是基層士兵,戶口可都在曹魏的地盤這邊,伐蜀的任務完成后,中高層將領回國就能獲得封賞,士兵也有回家團員的心思,鐘會就是真有野心,他能搞的定手手下這幫人嗎?
最后的事實證明,鐘會根本搞不定,司馬昭派個人過去,就把鐘會給搞定了......
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些看似犯傻的操作,背后都有自己的邏輯,而不是這些人真傻,真傻的人,是不配在歷史上留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