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一場驚心動魄的空難發生在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航空公司的一架ERJ-190客機,在從巴庫飛往格羅茲尼的航線上,因與鳥群相撞導致引擎故障,試圖備降在哈薩克斯坦的阿克套機場時失控墜毀。這場空難讓72名乘客和機組成員經歷了生死瞬間。然而令人驚嘆的是,雖然飛機墜毀并引發了嚴重火災,卻有32人奇跡般地生還。
這次事件非常的神奇,空難是不幸,但這其中的幸運則是這近半的乘客從空難中活了下來: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幸存?飛機上的哪個座位最安全?這起事故的背后還有哪些故事?
飛機出事原因——可能是撞到鳥了
從目前的調查和公開資料來看,這次空難的導火索是“鳥撞”。鳥撞對于飛機來說并不稀奇,甚至可以說是航空界的一大難題。
你可能覺得鳥看起來弱小,怎么可能讓飛機失事?但“鳥撞”在航空事故中是一個致命因素。數據顯示,飛機撞鳥時,鳥的重量加上飛行速度會產生巨大的沖擊力。比如,一只500克的鳥以370公里的時速撞上飛機,沖擊力可達3噸!如果是一只7公斤重的鳥,比如天鵝,那沖擊力甚至會飆升到144噸,幾乎相當于被一枚炮彈擊中。
這次鳥撞直接導致了飛機發動機失效——鳥被吸進發動機后,破壞了渦輪葉片,導致推力喪失。而有目擊者表示,撞擊可能不僅僅損壞了發動機,還波及了飛行控制系統,導致飛機的升降舵和方向舵操作異常。這樣一來,飛行員不僅面臨發動機失效的挑戰,還要努力保持飛行姿態穩定,難度可想而知。
數據顯示,當飛機飛至約648米高度時,鳥撞發生,機組當即發現發動機推力異常并發出了7700緊急代碼信號。此后,飛機的飛行狀態開始變得不穩定,機組人員試圖轉向最近的阿克套機場備降,但最終未能成功。
為什么近半人存活?都應該感謝飛行員的努力
根據幸存者和目擊者的回憶,這架飛機在墜地前經歷了長時間的“掙扎”。飛行數據和事發時的視頻顯示,飛機在空中反復爬升、俯沖,像是在“搖擺不定”。這其實并不是飛機“隨機動作”,而是飛行員的最后努力——他們試圖在失控的情況下盡量保持飛行姿態,以減緩墜地時的沖擊力。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飛機觸地前已經放出了起落架,這表明機組人員一直在爭取實現“可控迫降”,哪怕成功幾率極低。最終,飛機以不規則姿態撞地,機頭和機尾因沖擊而分離,隨即引發了大火。
為什么會有32人生還?這看似不可思議,但細細分析后會發現,背后有諸多原因。
第一是感謝飛行員,這架飛機的飛行員在緊急時刻的表現起到了關鍵作用。盡管飛機最終墜毀,但機組人員的操作成功避免了“垂直撞地”這種災難性局面。他們通過努力調整飛行姿態,讓飛機以相對平緩的角度接觸地面,這大大降低了沖擊力。
第二是乘客的位置,生還者大多集中在機尾區域。根據航空事故數據,機尾位置在墜機事故中的生還率通常高于機頭。這是因為機頭往往是撞擊的第一受力點,傷亡最慘重;而機翼附近靠近發動機和油箱,爆炸風險更高,相比之下,機尾的沖擊力和火災風險都較小。比如有一份針對1971年到2007年20起空難的分析數據顯示:在低空失速墜毀的飛機中,機尾乘客的生還率為69%;機翼附近為56%;機頭部分最低,僅為49%。這次事故中,機尾部分因撞擊與機身脫離,且相對完整,為尾部乘客的生還提供了機會。
最后則是墜毀的位置了,這次空難中還凸顯了救援速度的重要性。飛機墜毀后,哈薩克斯坦的緊急救援力量迅速趕往現場。現場的幸存者中,有不少人雖然受傷,但傷情較輕,他們能在黃金時間內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是生還率較高的另一個原因。此外,飛機尾部的乘客有些甚至能夠自己爬出殘骸,這也說明沖擊力的降低讓傷情不至于太嚴重。
飛機哪里最安全?
那么,坐飛機的時候,哪個座位最安全呢?很多人可能會因為這次空難的幸存者集中在尾部而覺得“機尾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實際上,這并不是絕對的結論。從全球空難統計數據來看,機尾的生還率確實往往高于其他部位,但這只是統計意義上的規律,而非每次事故都適用的“定律”。
飛機事故的特點非常多樣化,每次墜機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比如撞擊角度、地面環境、火災情況等,都會影響不同位置的生還幾率。不過有一個經驗是值得參考的,那就是靠近安全出口的座位總是更安全的。研究顯示,距離出口五排之內的乘客生還幾率遠高于十排之外的乘客,因為一旦發生火災或爆炸,靠近出口的乘客可以更快撤離。
除了位置選擇外,乘客在空難中的生還還與自身的反應和準備密切相關。很多人登機后就完全放松了警惕,對安全出口的具體位置、應急程序等毫不在意。但事實上,了解飛機的逃生通道和逃生規則,甚至穿著合適的衣物,都可能在危急時刻救你一命。比如,這次事故中的部分生還者因為坐在尾部和出口附近,加上當時火災沒有立即蔓延到尾部,才得以迅速逃出。如果他們拖延幾秒鐘,后果可能完全不同。
人類始終不是地球的唯一擁有著
鳥撞事故雖然看起來是一場偶然,但其實它是全球航空業長期以來的一大隱患。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發生的鳥撞事故超過13,000起,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億美元。別看一只鳥體重只有幾百克甚至幾公斤,但當它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速度撞上飛機時,產生的沖擊力足以毀掉發動機甚至撕裂機身。在這次事故中,鳥撞直接導致發動機故障,同時可能損壞了飛機的飛控系統,從而讓機組人員幾乎失去了對飛機的完全控制。
這起空難也讓人不禁想起2009年的“哈德遜河奇跡”。當時,全美航空1549航班因鳥撞導致兩臺發動機失效,飛行員薩利機長成功將飛機迫降在哈德遜河上,機上155人全部生還。相比之下,這次事故顯然更加嚴重,雖然機組人員盡了最大努力,但還是沒能避免墜毀。不過,這場災難中幸存的32人,依然讓人們看到了生還的可能性,也給了航空界新的啟發。
飛機到底安全嗎?
寫到這里,不得不再次提醒大家:盡管空難讓人恐懼,但飛機依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根據統計,每10億公里飛行的死亡率,飛機是0.07,汽車則高達120。但必須說明,雖然出事幾率小,但一旦出事,死亡率卻是最高的。因此,與其對飛機充滿恐懼,不如學會如何在極端情況下提升自己的生存幾率。比如登機后多留意安全出口的位置,聽從機組人員的指示,在關鍵時刻保持冷靜。這些小細節,可能真的會在某一天救你一命。
最后,愿逝者安息,愿生還者珍惜這次劫后余生的機會。對我們來說,這起事故既是一個悲劇,也是一堂關于航空安全和生命奇跡的課。飛機坐哪里最安全?答案或許就在一次次這樣的經歷中被逐漸揭開。但愿所有人都能平安到達自己的目的地,永遠不必面對這樣的選擇。#32人在哈薩克斯坦墜機中生還#外媒:一架客機在哈薩克斯坦墜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