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梁何利獎在我國是僅次于三大獎的存在,是科研人才成長為國家頂級學術人才——院士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榮譽,被稱為“院士風向標”。12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受到了眾多學者的共同關注。
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共授予5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位、“科技與技術進步獎”33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2位。南京工業大學的郭凱教授此次也獲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助力該校成為江蘇省屬高校獲獎數位列首位的高校。
據了解,該基金獎于1994年設立,每年評獎一次,截至今年,南工大共有8位杰出科技工作者獲獎。省屬高校首位也意味著該校超過了省內全部省屬雙一流高校與211高校,在人才儲備與科研成果方面居于領先地位。
此次南工大的獲獎教師郭凱教授從事的是微化工技術和生物基材料研究,也是該校的優勢領域;該校2020年獲獎的凌祥教授是機械動力與工程學院院長,代表著該校機械工程領域的頂尖水平;黃和教授在生物煉制細胞工廠的科學基礎等方面成果卓越,也曾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由此也可以看出,南工大的卓越人才并不僅僅存在于某個特殊的學科,該校整體實力的突出對于頂尖人才的吸引力非常大。據了解,截止2024年9月,該校共擁有高級職稱人員16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10人、第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人才182人次等等。
這些國家領先人才能夠選擇加盟南工大,就是對其科研平臺以及研究成果的高度認可,尤其是院士,作為國家學術最高學術與科研人才的代表,所有高校對他們都是求賢若渴,該校能夠得到10位的院士共同選擇,就是實力與前景的最好證明。
與此同時,身處在經濟大省江蘇,南工大的資源對于絕大多數的教研人才都有著很大的吸引力。據該校發布的人才引進政策顯示,依托于南京工業大學申報并入選的人才,該校提供80萬以上年薪,以及校內人才公寓、安家費等等,薪資待遇非常優越。
除了直接的資金外,該校還實施有“青年才俊拓原工程”,與國家省級人才計劃有機銜接,提供相應的配套經費疊加資助等項目支持。同時,不僅人才個人發展也有著完善的體系與政策,在子女教育、安家工程等各個方面也有其獨特的政策與工程。
在軟硬實力的共同促進下,南工大的優秀人才招聘非常可觀,國家高層次人才人數甚至超過了許多的雙一流高校,這也是該校沖擊下一輪雙一流的底氣與保證。
從社會貢獻、科研成功與師資力量等角度考慮,南京工業大學都是“三非”院校中的佼佼者,相信該校有足夠的能力成為下一輪雙一流建設的有力競爭者,獲得更全面廣闊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