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被“電”了嗎
冬日來臨,天氣愈發干燥、寒冷
加上不少朋友穿得厚重
不少朋友都吐槽
一不小心就會被靜電“搞”一下
甚至還在網絡上
掀起了一股“靜電挑戰”…
愛人間的靜電是粉的?
許多博主稱
當兩個互相喜愛的人接觸時
產生的靜電
如果是粉色就是“真愛”
靜電真的有顏色嗎?
要了解靜電為什么會有顏色,首先要了解靜電的成因。
據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靜電的形成主要緣于摩擦、接觸或感應等過程中的電子轉移:兩個物體摩擦或接觸時,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其帶有不同電荷。當帶電物體彼此分離時,由于電荷不易通過空氣轉移,從而導致物體表面保持電荷差異,即形成靜電。
當靜電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會擊穿空氣,形成電火花(類似于閃電的產生),此時電流通過空氣會使其分子激發,釋放出能量,這種能量會以光的形式傳播,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光。
而靜電發出的光大多為藍色,主要因為空氣中氮氣和氧氣的激發光譜導致的。電流通過空氣時,電流激發空氣中的氮氣分子和氧氣分子,使它們的電子躍遷到更高的能級。當這些電子返回低能級時,會釋放出光子,這種能級差下的光子頻率正好對應藍(紫)光,因此我們常常看到藍光。
此外,靜電放電時還有部分能量以聲音的方式傳播,即聲效應,因此我們還會在靜電放電時聽到“啪啪”聲。
至于其他顏色的靜電,往往和靜電電壓高低和不同放電接觸物、空氣濕度溫度有關。
靜電對身體的影響
冬天空氣濕度低,干燥的環境容易造成物體表面靜電堆積,尤其是冬裝大多含有更容易摩擦起電的化纖成分,才會不停“放電”。
許多人不在意靜電,認為無非就是不痛不癢,但其實靜電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影響。
1、對于心臟功能比較弱的人
靜電產生的磁場作用輕者可導致胸悶、頭暈、氣促、焦躁不安,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和早搏,加重病情。
2、靜電能改變腦電位
靜電改變腦電位,會引起腦神經細胞膜電流傳導異常,使人感到疲勞、煩躁、失眠、頭痛。
3、靜電對孕婦的傷害
如果孕婦接觸太多的靜電,會影響體內的孕激素水平,從而產生乏力或心煩的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引起流產。
4、靜電對皮膚的影響
靜電在人體周圍可以產生大量的陽離子,使皮膚水分減少,進而使皮屑增多,更容易誘發皮膚瘙癢。
5、靜電可能吸附有害物質
靜電吸附的大量塵埃中含有多種病毒、細菌等有害物質,人體吸入后會影響健康。
生活中有哪些消除靜電的方法?
雖然靜電對身體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大家不必恐慌。在生活中,大家做到以下幾點,可以有效減少靜電帶來的困擾。
1、多喝水多喝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水提高人體水含量,必要時添置加濕器,增加室內空氣濕度預防靜電危害。
2、先摸摸墻壁:觸摸可能導電的材質物品前,可以先摸摸墻壁,將靜電導出去。開門前或觸摸可能導電的材質物品前,先用鑰匙碰一下,也能釋放靜電。
3、平衡電解質:平日也可以吃香蕉補充維生素A和C,有效平衡身體里的電解質。
4、先摸車門再下車:下車時,即在身體與座位摩擦時,提前手扶金屬的車門框,可以在摩擦產生靜電時,隨時把身上的靜電排掉,而不至于下車后突然觸碰車門,引起放電。
5、選對衣物材質:聚酯纖維、羊毛等面料摩擦時很容易產生靜電,棉、麻、絲等材質相對不易產生靜電。羽絨服、羊毛衫等冬裝很難避開,建議在這中間加一層棉質衣物,此外平時清洗衣物使用柔順劑適當浸泡,也可以起到預防靜電的作用。
靜電有哪些用途?
雖然靜電給我們生活帶來一些麻煩,但其實它有許多用處。
靜電復印:使用帶有靜電的光敏材料表面,在曝光時,根據影像使局部電荷隨光線強弱發生相應的變化而存留影像,再吸附墨粉轉印到紙張上。
靜電除塵:利用靜電場的作用,使得氣體中的塵粒帶電而被吸附。在冶金、化工中用以凈化氣體或回收有用塵粒。
靜電噴涂:利用高壓電場使涂料帶電,并將涂料微粒吸附在工件表面。優點是高效、省料。
總之,靜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自然現象,它既有趣又神秘。通過了解靜電的原理、產生原因,我們可以掌握消除靜電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這一現象,將靜電技術運用到生活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