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廣汽集團旗下的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為“廣汽傳祺汽車有限公司”。
當企業名變更為與品牌名一致,意示著廣汽傳祺在廣汽集團內部的受重視程度再度提升。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用“廣汽的第一個親生兒子”來形容傳祺,是廣汽集團全力打造的自主品牌,承載著集團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希望。當廣汽傳祺正式接過廣汽乘用車的招牌,廣汽集團的戰略重點也發生了轉變,由原來合資與自主并舉,變成了更加注重自主品牌,全力扶持自主品牌。
對于傳祺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壓力。
那么面對極度內卷的中國汽車市場,廣汽傳祺將如何代表廣汽集團去征戰市場呢?
第一,繼續加強MPV領域的優勢。截止至11月,傳祺MPV累計銷量已達70萬輛,在MPV市場中,中國品牌僅此一家,別無分店。傳祺MPV不僅銷量領先,在保值率方面也是持續摘冠,旗下的M8、M6等車型連續多次霸榜多平臺自主品牌MPV保值率第一,是當之無愧的中國MPV專家。
2024年廣汽傳祺持續在MPV方面進行技術革新,發布了I-GTEC2.0,針對底盤、三電、智能、平臺等技術進行全維度升級,推出了全棧自研的GMC400超級混動技術,這些所有的技術都在賦能傳祺的MPV。在傳祺的最強點上持續發力,把刀尖磨得更尖。
第二,發力新能源。今年4月,廣汽傳祺推出用戶全周期、全場景的無憂解決方案EV+,解決用戶補能、品質、安全和服務等方面的痛點。在剛結束的廣州車展,廣汽傳祺更進一步,帶來全新EV+新能源平臺。
EV+平臺,實現增程、插混雙模并行。同一臺車,擁有增程、插混兩種技術模式,隨需選擇,隨心切換。同時,為了更好地解決增程用戶的痛點,廣汽超級增程技術進一步將油耗降低15%、純電續航提升12%。
EV+平臺,自研、合作雙輪驅動。廣汽擁有自研的AI智能座艙、端到端無圖智駕等技術,加上華為乾崑智駕、鴻蒙座艙等先鋒科技加持,起步就是第一梯隊!
EV+平臺的鉅星智控底盤,搭載主動預瞄多腔空懸、乾坤掉頭等高端科技,底盤沖擊感降低29%,媲美百萬豪車,轉向靈敏度提升25%,大車也能擁有小車的靈活性。
今年7月,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首次月度突破50%,這意示著新能源乘用車國內月銷量首次超過燃油車。隨后,幾個月,新能源車的優勢還在持續擴大。傳祺選擇在新能源領域發力,用更加具有競爭力的技術踩中風口,提前為銷量的騰飛提前裝上了翅膀。
第三,突破高階智駕。都說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是智能化,傳祺正好也把智能化作為自己發力點。明年上半年,廣汽最新設計語言的首款量產車——傳祺S7將正式上市,它也是第一款EV+新能源平臺的量產車型,并且將搭載高階智駕。
除此之外,傳祺還將發布基于EV+新能源平臺的三款新車,它們都將搭載搭載高階智駕。
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依然會非常卷,不過,相比那些只懂得卷價格的車企,廣汽傳祺在品牌、技術等方面已經儲備好了充足的力量,2025年必定是廣汽傳祺厚積薄發的一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