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由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精神衛生中心、河北醫科大學精神衛生中心、河北省精神心理健康評估與干預技術創新中心主辦、依瑞德集團承辦的 “2024中國腦科學與神經調控技術萬里行(石家莊站)暨神經調控技術前沿應用研討會” 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召開。此次會議匯聚了百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腦科學與神經調控領域的專家學者、醫療從業者以及相關研究人員,共同探討神經調控技術的前沿進展與應用實踐,為推動該領域的發展搭建了一個高端交流平臺。
開幕式由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安翠霞教授主持,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喬治斌和河北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閆寶勇致辭,對各位參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醫院和學校的發展現狀與成果,期待通過本次會議能夠為醫院及本地相關領域專業人員帶來新的思路與啟發,進一步提升臨床診療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
開幕式后,基于北京理工大學和河北醫科大學的共建關系,舉行了北京理工大學胡斌教授的聘任儀式和腦健康智能評估與干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臨床研究中心暨教學實踐基地授牌儀式,雙方將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項目上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
學術報告
在學術報告環節,11位專家先后登臺,分享了他們在神經調控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河北醫科大學張海林教授、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王學義教授、杭州師范大學臧玉峰教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王繼軍教授、北京回龍觀醫院王志仁副教授、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安翠霞教授分別擔任學術主持。
北京理工大學胡斌教授在《心智工作機制量化理論、方法及感知技術》報告中介紹了團隊提出的“心理生理計算”理論方法:通過腦電、腦影像、語音和表情、瞳孔波、心電、步態、神經反饋、電子針灸、芳香等方法,探索心智工作機制,為腦功能疾病臨床診斷提供多維度、動態性、持續性客觀量化指標,促進腦功能性疾病臨床診斷方法向數據驅動型轉變,變革腦功能性疾病的分層分類標準,提高診療有效率。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王化寧教授、天津市安定醫院李沛穎助理研究員、山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劉志芬教授均聚焦于青少年群體的神經調控治療,分別作《青少年抑郁癥快感缺失的治療策略》、《TMS 在青少年精神障礙中的應用》、《dTMS的臨床應用進展及對青少年抑郁障的作用初探》的報告,介紹了經顱磁刺激技術在青少年抑郁快感缺失、抑郁癥、孤獨癥等疾病中的治療方案和效果。
天津市安定醫院李申副教授分享的《TI在精神疾病中的應用與進展》和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王冉教授的《TI治療抑郁癥療效探索研究》,不約而同對時域干涉刺激(TI)的應用和療效展開了探索。
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王端衛主任在題為《磁刺激臨床循證的安全邏輯》的報告中分享了,該神經調控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來,從門診患者量2700例/年,激增百倍,至2024年270000例/年,日均門診量突破1000例的過程中,加強管理,以設備基礎與配套、不良事件與應急、醫患糾紛與意外、政策監管與協調、詢證創新與常規五大方面為抓手,筑牢神經調控中心發展安全基石的經驗。
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幸浩洋教授的《精神影像引導神經調控技術進展》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臧振享博士《跨頻段腦活動的生理、病理潛在價值》則運用精神影像和腦能量頻譜技術為神經調控技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支撐。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鄧佳慧教授和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甄鳳亞主治醫師分別做《經顱磁刺激對睡眠和認知的調控作用》、《基于經紅外腦功能成像檢測的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幻聽案例分享》報告。
獲取更多前沿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