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楊浦濱江的
“長江口二號”古船
近期考古試點發掘工作有驚喜!
日前,在船體南部11號艙內
考古人員首次發現了
國內較為完整的
桶裝瓷器原包裝
據介紹
完整的桶裝瓷器
在國內尚屬首次
這是一個直徑約70厘米、由木片拼接而成的瓷器外包裝,內部瓷器擺放得整齊有序。
長江口二號古船工作組執行領隊、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楊表示,“以前我們零星發現的是桶的木板條或者是瓷器,但這次發現了比較完整的原生的包裝的形態。新發現能比較清楚地幫我們了解到當時在貿易時,瓷器在海上的包裝和運輸狀態。”
試掘開啟以來
整理出的部分文物
也首次"上新"
一對粉彩瓜棱把杯
尤其引人注目
經查證
此杯為"巧克力杯"
印證了當時的海上貿易
與東西方文化交流
長江口二號古船是目前國內乃至世界上發現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質沉船之一。
今年9月28日,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試掘啟動儀式在楊浦區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工作站舉行。這不僅標志著“長江口二號”古船項目進入了新階段,也將一個新的文博建設項目帶入到上海市民的視野之中——未來,上海將在“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站的基礎上,建設上海博物館北館。試掘工作開啟時,當約700平方米的可開合保護艙緩緩打開后,距今150多年的長江口二號古船,仍保持著被整體打撈出水時的樣貌。
如今,在這個3600多平方米的工作空間,可以完成可控環境下考古發掘、考古現場文物保護及3D掃描分析等多項功能,通過現代測繪科技手段助力,數字化逆向再現考古發掘全過程。
翟楊介紹,“未來當觀眾來到北館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一個描繪和想象,首先船從現在的傾斜狀態,我們會把它扶正,然后會對它整個進行一個復原的工作,這樣觀眾可以通過靠近船的舷梯,可以近距離地觀看船的桅桿、隔艙板還有船舷,去感受古船往日的風采。”
我們一起期待
古船帶來更多驚喜!
編輯:吳百欣
資料:看看新聞Knews 新聞坊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