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官網近日發布消息顯示,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批準,威海大水泊機場更名為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
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為4D級軍民合用國際機場,1988年,此機場正式開通民航業務 ;2002年,飛行區指標變更為4D;2004年,機場獲批對外開放。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56.93萬人,相比2022年同期增長了146.11萬人,同比增長131.8%。
根據《民用機場名稱管理辦法》,將機場名稱構成由原來的“行政區劃名+機場專名”調整為“一級專名+二級專名+通名”。
通名為機場、國際機場、直升機場或水上機場,專名則一般由機場所在地行政區劃名組成,應當以確定機場具體地理位置并區別于其他機場為準則,特殊情況下可以不設二級專名。
同時規定,作為國際機場使用的機場,應當變更機場通名為“國際機場”。機場通名由 “機場”變更為 “國際機場”的,附國務院同意航空口岸對外開放的批復和通過國家口岸管理部門聯合驗收的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2月,威海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威海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解讀,其中提出將重點推進威海新機場遷建工程,打造東北亞航空中轉節點和國內干線機場,將威海新機場建設成為廣域協同的航空門戶。
除威海大水泊國際機場外,據公開信息顯示,山東還有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濟南遙墻國際機場、煙臺蓬萊國際機場、臨沂啟陽國際機場4座國際機場。
來源|民政部官網、中國民航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海報新聞
編輯|陳吉康、張碩
復審|張侃
終審|王蒨
更多看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