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經常在網上見到這樣的新聞:突然在某一天的什么時候,在某一個地方,有一個小男孩或者小女孩、小伙子或者大姑娘失聯了;再過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之后,十天半個月的,又突然傳來消息:在什么地方突然出現或是找到了一具遺體,就是前段時間失聯的某個人!
有時候,影視劇里都不敢這樣演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偏偏就真實地發生了!
這兩天,渝地失蹤9天的研究生陳某鋒的遺體又從江里打撈出來了!他就是11月12日那天夜里3點鐘,從就讀學校的實驗室里走出來,準備到街上買份宵夜(也不知道學校究竟是怎么管理學生、保障學生安全的,半夜三更說上街就能上街),甚至連件外套都沒披,連電腦都沒來得及關!
可他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留給家人的,是無盡的哀痛和思念!
為什么呀,孩子?
馬上研究生就畢業了,國家電網的筆試也都過了!這些你都是知道的呀!象牙塔里甚至可以說是處在塔尖上前途無量、前程似錦的天之驕子,你為什么就舍得撇下你深愛的家人,孤獨的走向遠方,再也不肯回頭呢?
難道真的僅僅是因為國家電網的面試和你的論文二辯重合,讓你深感壓力太大,一念之間,就讓負面情緒占了上風?
孩子啊,縱是面試不過又怎樣?縱是論文二辯不過又怎樣?這些都是身外之物,怎么能夠和你年輕的生命相比?孰輕孰重,難道你真的分不清嗎?
就在不久前的11月18日,考試掛8科、失聯近5個月后,在江中溺亡的大學生田野的遺體終于被找到了!
昨天又傳出消息:一名32歲的民航飛行員孫某于12月13日深夜在某市海文大橋上失聯,家屬急尋鋪前鎮或北港島沿岸相關監控記錄等線索。孫某女友楊女士介紹稱,事發前孫某是某航空公司副機長,12月13日下午參加晉升機長考試時失敗,“這是他唯一有點心煩的事,其他沒有發現異常。”
這幾年,經濟形勢不好,就業壓力太大,也因此生活壓力更大。對于普通人來說,生活真的不易,生存確實困難!但對于大學生——尤其是碩士、博士研究生來說,他們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驕子,怎么會頻頻發生這樣的人生悲劇呢?
說白了,都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出了問題、惹的禍!
上世紀九十年代風行的應試教育,本質有幾個“學會”的概括: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另一說則是: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其中,筆者覺得最主要的兩個方面就是:學會生存和學會學習。
因為: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掌握生活和生存的本領和技巧;只要學會了學習,就很容易學會生活和生存!
可是,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弊端是什么?一句話,從小到大,所有的學生都在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
在考試中勝出的算是學業有成,但人生也不一定成功;在考試中敗下陣來的,不但丟了學業,更不存在擁有生存的本領!
更不要說,還有不少學生,既沒贏得考試和學業,也不具備生活、生存的技能!更糟糕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把他們的健康身體搭了進去!最糟糕的是,不但沒了健康的身體,就連心理也出現了嚴重問題!
這不但是培養人才的學校的責任,也是社會和家長的責任!或者說,學校只是提供了一種摧殘人的考試方式,而壓死駱駝的最后那根稻草——巨大的生活、生存壓力,更多的來自社會和家長!
難道不是這樣嗎?
學會學習或求知的學生,他們擁有學習的主動權,學什么、不學什么,怎么學、什么時候學、學到什么程度,他們心中有數!心中沒數的學生,只會被動地應付,被動地應付考試,被動地應付老師,被動地應付家長!越應付越累,直至拖垮自己!
毛廳長說過: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有自己的價值。因此我希望大家把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孩子都當成可塑之才。因材施教應該是每一位教師教書育人的應有之義。我們真正愛孩子,應該愛每一個性格不同的、興趣不同的,特長不一樣的學生。每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材,而且,每一個學生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原子能,關鍵我們怎么把它激發出來,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育有時候是橋梁,是紐帶,它有一種很好的媒介,能夠激發學生。
但愿,能有更多的從教者,能夠真正明白教育的真諦,遵循教育的規律,真正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而不是摧殘人、毀滅人,導致生命的花朵尚未綻放,就已經枯萎、凋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