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2024年第50周)》顯示:12月9日—12月15日,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流感病毒陽性率近期上升趨勢明顯,流感病毒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占比16.5%,較上周增加5.3%,遠超其他病原體。
無論在南方省份還是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成為門急診流感樣病例排名首位的病原體。
流感有哪些癥狀?有無特效藥?如何預防?哪些人應接種流感疫苗?一起來看↓↓↓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分為甲、乙、丙、丁四型,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其次也可經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比如手觸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觸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區別?
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
普通感冒以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咳嗽為主,而流感全身癥狀較重。主要有以下三個明顯特征:
●高燒明顯(38.9—40℃),短時間內體溫快速上升;
●疼痛明顯(主要表現為頭痛、咽痛、肌肉酸痛);
●疲勞乏力感明顯。
多數人患病后表現為輕癥,通常在一周左右自愈。但是,流感也可導致部分人,特別是高危人群患上重癥,嚴重可致死。
治療流感有特效藥嗎?
首先要說明,并不是每個患流感的人都必須服用抗病毒藥物,建議在重癥風險較高、癥狀較重的情況下早期使用,且絕大多數流感抗病毒藥物是處方藥,需經醫生評估才能用。
目前,國內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奧司他韋(包括顆粒和膠囊)、扎那米韋、帕拉米韋、阿比多爾和瑪巴洛沙韋等。 注意,抗病毒藥物不能代替每年用于預防接種的流感疫苗。
什么情況下
需服用奧司他韋?
奧司他韋只對流感病毒有效,針對其他病毒皆無效。不論成人還是兒童,均需經醫生評估才能服用。
對兒童來說,出現高熱、肌肉酸痛等典型癥狀,結合流感病毒檢測陽性,才需要使用奧司他韋。無法滿足流感病毒檢測的情況下(核酸或抗原),需評估特殊流行病學史決定是否啟用該藥治療。
奧司他韋有一定副作用,常見有惡心、嘔吐、腹痛等胃腸道癥狀,如患者服用后出現問題需前往醫院評估,必要時調整用藥。
如何正確預防流感?
接種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減少流感相關重癥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那么,什么人需要接種流感疫苗?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建議所有≧6月齡且無接種禁忌的人都應接種流感疫苗。除“一老”(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一小”(6—59月齡兒童)外,還優先推薦以下人群及時接種:
● 醫務工作者:如臨床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
● 慢性病人群:罹患一種或多種慢性病人群;
● 養老機構、托幼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
● 中小學教師和學生;
● 孕婦;
● 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
符合接種條件的個人,可在居住地附近就近選擇接種點預約接種,也可留意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醫院的小程序、公眾號等發布的消息,通過線上平臺進行預約接種。
做好個人防護
勤洗手:勤洗手并注意正確洗手。平時不要用臟手觸摸眼、鼻、口。
掩口鼻: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過的紙巾應及時扔進垃圾桶,并及時洗手。
少聚集:流感流行季節,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基礎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應盡可能減少去人群聚集、空間密閉場所,如必須前往應佩戴口罩。
勤通風:每天開窗通風至少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增強免疫力:增強體質與膳食平衡。保持科學飲食起居,積極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
接種流感疫苗
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
若出現持續三日39℃以上的
高燒或憋氣、呼吸困難等癥狀
需立即就醫
轉發提醒身邊人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國家應急廣播、中國疾控中心、深圳衛健委、南京日報、徐州發布
轉發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