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江蘇的何女士通過網絡平臺投訴,稱其6月30日下定的小米SU7,至今未交車。和她差不多時間下單的朋友已經提車了,這讓她對小米汽車交付訂單的標準產生了質疑。
事情經過
根據何女士的描述,她在今年6月30日交了定金,7月2日進行了鎖單。在三周前,交付時間顯示5-8周,銷售顧問表示不會再更新進度。三周后,交付時間又更新成了3-6周。銷售顧問表示車輛還在生產中。
何女士每次在交付群中詢問交付進度,要么是幾小時才回復,要么幾天才回復,甚至不回復,直到打了400電話投訴才回復。當初銷售顧問說最快月初就能交車,結果現在快到月底了都沒有準確的提車時間,這讓何女士相當不滿。
截至我們報道前,何女士表示已經約定了26日提車。正所謂,好事多磨,在這里祝愿何女士用車愉快。
因交付引發的投訴不少
小米汽車SU7自今年3月上市以來,就有著極高的關注度,終端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我們從小米汽車官網可以了解到,如今下定并鎖單小米SU7,最快提車時間也需要16-19周,還是頂配的SU7 Max版,如果想買入門版的SU7,則需要等待21-24周。
作為已經上市半年多的國產車型,小米SU7的交付時間如此之長,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里,關于小米SU7交付慢,以及在交付中出現“瑕疵車”的投訴并不罕見。在此之前,我們也做過類似的報道。對于小米SU7的準車主來說,想要維權是非常被動的,尤其會耽誤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成本。
那么問題來了,面對小米汽車遲遲交不出車,車主投訴得不到明確答復,車主除了網上發帖維權,還有更好的維權方式嗎?
律馳駕道觀點
首先,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在本案中,車主們與小米汽車之間形成了合法有效的購車合同關系,小米汽車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和標準向車主們交付車輛。若小米汽車在交付車輛方面存在明顯的延遲和不確定性,這就涉嫌構成對購車合同的違約。
對于合同違約,車主們有權要求小米汽車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根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因此,車主們可以要求小米汽車按約繼續履行交付車輛的義務,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等。
此外,對于小米汽車在交付過程中出現的溝通不暢、回復不及時等問題,也構成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消費者有權要求小米汽車提供明確的交付時間、解釋交付進度滯后的原因,并要求其改進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
小米SU7自上市以來,憑借其獨特的設計、卓越的性能以及智能化的駕駛體驗,贏得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消費者的認可。其終端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這也反映了消費者對小米汽車品牌的信任和期待。
然而,交付時間過長和交付過程中的問題,無疑會對小米汽車的品牌形象和口碑造成負面影響。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形象和口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小米汽車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積極采取措施解決交付問題,提升服務質量,以維護其品牌形象和市場份額。
關注律馳駕道,一路馳車無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