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街參考 · 出品
1
問界新M7連續12個月蟬聯新勢力銷冠、問界M9連續8個月50萬以上車型銷冠、實現50萬交付的新勢力品牌、在中國市場豪車品牌的用戶凈推薦值表現排名第一……
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以上單拎出來任何一個成績,都足以讓問界坐實“新豪車”汽車之選的名頭。
如果再補充一些更具沖擊力的數據,比如,2024年上半年,問界累計銷售量達到181197輛,同比增長超過679%,我們或許會對它的領先地位有多一份實感。
然而,問界迅猛崛起的這些年里,外界也始終好奇一個問題——在它的成長過程中,華為和賽力斯分別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最近,央視新聞《中國經濟引力場》的直播,華為余承東和賽力斯張興海在現場展開深度對談,講述了兩家公司的合作往事,回顧問界成長之路的同時,也帶領觀眾感受了問界品牌進化背后的跨界力量、創新力量。
透過這一扇窗口,我們不止看到了問界,也看到了一個新能源汽車未來產業的理想圖景。
攝影領域有一個概念叫決定性瞬間,說的是在按快門的那一刻,成功捕捉到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物和畫面。在央視新聞的直播間里,余承東和張興海展示的幾張紀念照片,那便是他們跨界合作的一個個決定性瞬間。
2
2016年,張興海正式決定押注新能源賽道,賽力斯踏上轉型的艱難道路。從一根彈簧到微型面包車,再到高端智能電動汽車,他帶領企業完成了又一次躍遷。
“我們在技術上窮怕了,一定要向技術去,要創造價值。”張興海曾在采訪里分享轉型的初心。他堅定走向的是一道窄門,這意味著并不是拼命地投入都能迅速得到回報。2019年,賽力斯發布旗下首款電車,可惜整體成績遠遠不及預期。
彼時,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尚未擺脫混亂秩序,絕大多數品牌甚至還沒能在硬件技術上卷明白,多的是玩概念的,少的是談價值、看價值的。
這就很能體現張興海的眼界。他順勢而為,引進專業人才、不斷對樣車進行精雕細琢,“有一點問題就重來,反反復復,不停地試錯,不停地總結經驗”,在增程技術、整車制造等方面把賽力斯的勢能做得更高。他也敢于創新,提出要走軟件定義汽車的技術路線,直接把行業的天花板往上升了升。
張興海的眼界,同樣是別人選擇他的眼界。
2021年,華為和賽力斯正式簽署合作協議。余承東回憶初見張興海,提到對方身上特有的決斷力和敢干的精神,給自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張興海談到,軟件定義汽車的技術路線下,賽力斯與華為跨界合作帶來的是指數級的效應。就這樣,兩個人有了第一張公開的同框的照片。這個決定性瞬間,叫“眼界”。
后來的故事我們大致也都知道,華為和賽力斯跨界合作,聯合打造問界品牌。很快,第一款車型問界M5成功上線,這款主打智慧出行的新品得到用戶高度關注,口碑和銷量也一路走高。
在央視新聞直播時,余承東給觀眾展示一張問界M5評審的現場照片,那并不是一張官方硬照,而是一張“偷拍”的照片。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在新車上,跨界創新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賽力斯堅持軟件定義汽車,堅持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堅持跨界合作,并依托強大的智能制造和研發實力,以一條智電融合新豪華的發展之路,引領著中國汽車品牌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邁進。
可以說,華為和賽力斯的合作,不是加法,而是乘法,能夠發揮指數級效應。短短半年時間,賽力斯就已經能跟蔚來、小鵬、理想等頭部造車新勢力比肩而戰。
余承東、張興海在直播展示的第三張照片,是問界汽車跟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川西進行測試的現場。
川藏線,曾經深深傷害過張興海。有一年,他開車跑這條線路的時候,被困在一個岡仁波齊的大坡下,眼睜睜看著一輛輛日系大排量SUV揚長而去,心里很不是滋味。
然而,當他再次帶著問界來到這片土地時,命運的齒輪早已開始轉動。由于處在高海拔,很多豪車出現發動機嘶吼、提速慢、油耗猛等問題,然而問界的產品卻操作穩定、動力十足,成為被羨慕、被學習的對象。
這張測試現場的照片,大抵可以命名成“現實”。畢竟,接受嚴苛的測試、接受用戶的審判、接受市場的考驗,最終才能在行業長久生存下來,這是任何品牌都繞不開的命運和現實。
張興海造車的腳步不會在川西停下。問界系列成功征服50萬用戶,賽力斯也表現出越來越可觀的爆發力,營收出現大幅增長。據財報數據顯示,賽力斯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1066億元,幾乎是2023年全年營收的3倍。
3
看到這里,肯定有很多人要問,那賽力斯的第四張人生照片是什么?
就是央視新聞直播間的現場,它叫做“決心”。“站在未來看現在,敢走別人不敢走的路。當我們把跨界融合變為現實,智慧重塑豪華,每一步都充滿未知,我們仍然堅定前行,在一起,探索前進之路。”張興海說,“在一起,鴻蒙智行,不二選擇。”
無需質疑,賽力斯與華為的跨界合作,開創了行業先河,成就了“新豪華”標桿問界。
但這并不是賽力斯的全部。賽力斯在跨界合作的同時,也在不斷夯實根本,把智慧出行做得更扎實、更成熟。如果說,以前的賽力斯是順勢,那現在的賽力斯在造勢。
比如,賽力斯一口氣在重慶建設了三座智慧工廠。其中,賽力斯超級工廠作為“汽車產業大腦”生態下全球標桿級智慧工廠,工廠中機器人數量超過3000臺,關鍵工序100%自動化,實現100%質量自動監測追溯,質量管控精度達到發絲級,率先應用萬噸級一體化壓鑄機,并將智慧港口級運輸技術首次運用在汽車工廠生產場景,以領先智造技術,保障了產品的高質量交付。上市11個月大定突破19萬輛、50萬元以上檔位新王者問界M9系列,就是在這樣的超級工廠里降生。
再比如,賽力斯還自主創新打造超級智能平臺——賽力斯魔方平臺。這一平臺具有智能安全、多元動力、百變空間、智慧引領的特點,率先實現兼容超增、純電、超混三種新能源動力形式,引領行業發展,采用中央計算架構,匹配云端大數據應用平臺,這能為滿足用戶不同場景化用車需求提供基礎。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手機的發展史就有重疊之處,都是在硬件、軟件、系統方面卷了又卷,一步步實現品牌化、高端化。
由此觀之,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下一步,應該是出海、國際化。畢竟,數據顯示,國產新能源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一度超過50%,但是國際市場還不到20%,北美和其他地區甚至不到10%,成長空間巨大。
賽力斯又一次走到了隊伍的前列,目前產品已出口到歐洲、美洲、非洲、中東、東南亞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整車超過50萬臺。
“我們將堅定與華為的跨界合作,一個目標干到底、一張藍圖畫到底。”張興海說,“我們堅持兩個全心全意——全心全意為用戶服務,全心全意與伙伴合作!”在探索與前行中跨越邊界,開創境界,方能問界。在新能源汽車競爭的第二局,張興海和賽力斯還在奔向它的下一個決定性瞬間。
貪財好色的花兒街致力于為大家帶來更有價值的閱讀。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花兒街參考(zaraghost)、作者,侵權必究。
往期熱文· 推薦
點在看的人怎么吃都不會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