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同齡人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是學歷?樣貌?婚姻、個人成長還是孩子?
我想說,是學歷不同而帶來的后面所有婚姻、成長和生子的不同。
01
準備放假出去旅游的時候,我大學同學給我打來電話。
我們很長時間沒有聯系了,上次見面的時候還是幾年前我剛結婚的時候。
她語氣輕快地通知我,下個月某個周去喝她的喜酒。
我一聽趕緊恭喜了她。
我結婚的時候這個大學同學還在讀研究生,后來又去讀了博士,現在在一所學校里工作,現在邁入40歲的門檻了,我們幾個同學私下里還以為她可能決定單身了,沒想到傳來了喜訊,也確實為她感到高興。
說起來,其實感覺學歷真的是決定結婚的年紀。
我的一個小學同學,初中剛畢業之后去讀了技校,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她就已經結婚了,現在孩子就要上大學了。
還有一個同齡人,結婚也不算早,24歲,現在孩子上高中了。
我家老大馬上初中,老二幼兒園要小學了,我算是上了大學之后過幾年結婚生孩子的。
其實這么看,我們之間差距也是挺大的。
和孩子上了大學的家長一比較,差距就更大了。
去年我和老公去上海參加他的大學同學聚會,他很多大學同學要么剛結婚要么還未婚。我們這種都算結婚早的了。
而我老公的小學同學,孩子上大二了。
回來的時候我們就在感慨,80后這一代人,真的在婚姻早晚上差距太大了。
02
婚姻早晚都有哪些原因呢?
我覺得首先就是學歷的原因。
比如我老公小學同學,初中畢業之后沒考上高中,結婚很早,生孩子的時候也很年輕。
而他的大學同學,現在還有沒有結婚的。
這中間的差距就是,上學。
讀了大學之后要么讀研究生讀博士,要么大學之后忙于找工作或者做其他研究,總之很少有剛大學畢業就定下來結婚的人,如此和沒有上大學的人結婚年齡就有了差距。
很多人說,學歷帶來的比較直接影響就是晚婚晚育。
雖然也有在大學里就結婚的或者是一畢業就結婚的人,但那畢竟都是少數。
我們可以想一想,很多時候沒有上大學的那批人確實比上了大學那批人結婚早。
其次就是沒有找到合適的那個人。
我一個妹妹,快35歲了,還沒有對象。
很多人給她介紹,基本都是不喜歡,不合適。
我還認識一個學弟,也要35歲了,幾乎每周都在相親或者相親的路上。加了很多女孩的微信,可是幾乎都是無果而終。
我問他到底是因為什么,他說過了30歲之后,就更不會湊合了,反正是真的老大不小了。
如果說30歲之前還需要考慮下家人的感受,過了30歲就無所謂了,反正都已經這樣了,那干啥還要湊合呢,既然這樣,那就更要找一個合適和穩妥的人了。
可是哪里來的那么多合適和穩妥呢?
所以就這樣慢慢快到35歲了。
我問他說,是不是找到合適的就會趕緊結婚生孩子,畢竟歲數到這里了。
他笑了笑了,這個年齡也算高齡了,就是懷孕應該也不會馬上就會有吧。
再次工作的原因。
我之前見過晚婚的人就是平時工作很忙,幾乎見不到異性,周末一般的都宅在家里,所以結婚很晚。
還有的就是工作特別忙,忙到沒有時間去認識其他異性。
這些結婚晚的原因也導致了生孩子比較晚。
03
我有時候在想,其實結婚早也挺好的,至少帶孩子不會有壓力,身體和經濟方面都是。
像我現在,帶老二就比較吃力。跟著一起跑跳就感覺經歷明顯不如帶老大那個時候了。
其實結婚早晚和生娃早晚除了身體和精力的差別之外,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就是對消費的不同了。
拿我自己來說,結婚之前周末都是出去逛街,各種餐廳、聽音樂會,現在基本就是圍著兩個孩子轉了。
很多我的同齡未婚同學也是,基本就是攢不下錢。
雖然說不會到月月光的程度,但是各種流行的東西基本上家里都有。各種鞋子、流行首飾當季必收。
我一個同事要結婚的時候買了一雙新鞋子,她告訴我們說,大概這是自己買的最后一雙超級喜歡的新款鞋子了。
結婚有孩子之后的生活必定是瑣碎的,應該穿衣風格都不一樣了,平時買的東西也不同了。
而且也應該生活比較節約了,畢竟養孩子要花很多的錢。
尤其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費用,幼兒園、特長班、各種旅游費用、吃穿費用,要一個孩子的費用真的太大了。
還有個同事家里有房貸,她說買房子的那一刻就告訴自己以后要節約,每天啃饅頭吃咸菜也愿意。
還有個同事結婚很早,給我們分享了很多居家的小技巧,也包括很多省錢小妙招。
她說結婚早這方面還是比較有好處的,至少她知道怎么理財,知道怎么找到便宜又好用的東西,不會多浪費錢。
大家覺得結婚早晚有哪些原因?
我覺得結婚早生孩子早是不是在身體上、精力上都會比較占優勢。
更多的是比同齡人多了不同的經歷和對生活的精打細算。
不管結婚早晚,生娃早晚,每一種都是一種生活。
生活都是屬于我們的,所以過好自己的生活,讓我們每天都有期待才是好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