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伙伴們,最近“考研戒斷反應”成為了網絡熱議話題,相信不少剛結束考研初試的同學都感同身受。
12月25日考研初試落下帷幕后,很多同學并沒有感受到預期的輕松愉悅,反而出現了各種“戒斷反應”。比如生物鐘已然形成,想睡到自然醒卻難以實現;閑下來時感到無盡的孤獨和空虛,不知道該做什么;滿腦子都是考場上的失誤,揮之不去;心情煩躁,擔心考不上、沒學上……
其實,“戒斷反應”就像戒煙者突然停止吸煙后出現的一系列不適癥狀一樣,是正常的心理生理反應。在考研的情境中,學習成了很多考生的“精神依賴”,當考研結束,這種規律生活被打破,心理就會產生不適。
它的出現,既反映了考生對自我認同的強烈需求,也體現了社會對成功標準的單一化和功利化傾向。考研被賦予了太多超出其本身的意義,成了未來職業發展和人生規劃的關鍵一步。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要學會心理調適,重新尋找理想與生活的平衡點和自我價值的多元定義。考研只是人生曠野中的一段經歷,而非獨木橋。學習是貫穿一生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的“吃撐”就萬事大吉。
其次,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沉浸到另一件事中。可以找實習找工作、準備省考、準備期末考,或者利用空閑時間學英語等。比如五姐給大家搜集了幾部帶字幕適合練口語的好劇,大家可以通過這些方式讓自己忙起來。
再者,別再回想考場上的失誤。雖然一想到做錯的題會遺憾,但也許這道題丟的分,另一道蒙的題卻選對了,或者只是自己認為錯了,成績出來未必那么糟糕。人生充滿選擇,我們要做的是充滿斗志地去經歷,而不是沉浸在情緒里。
對于想準備復試的同學,這幾天可以先做些準備工作。從報考院校官網查找往年復試方案,了解復試考查內容、形式、考核方面及分值占比等;查看初試招生簡章及招生專業目錄中公布的復試考試科目及參考書,若今年最新的未公布,可參考往年的;搜集往年的復試、錄取名單,為出成績后做準備,給自己定位,是全身心準備一志愿復試,還是調劑兩手準備。
總之,考研初試不是結束,而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凡事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立刻行動起來吧!
最近也有不少人面臨著類似的“戒斷”或轉變。比如一些畢業生在告別校園生活時,也會產生類似的“畢業戒斷反應”。他們離開熟悉的校園環境,面臨著身份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同樣會感到焦慮、迷茫和不適應。
但正如我們應對考研戒斷反應一樣,畢業生們也需要積極調整心態,清晰了解自己的實力和定位,不斷學習和成長。盡早預設好不同結果下的下一步人生規劃,不糾結于過去,勇敢地邁向新的人生階段。
無論是考研后的學子,還是即將畢業的學生,都要相信,只要堅定目標,持續努力,在這里留下的遺憾,定會在別處開出絢爛的花。讓我們一起從“戒斷”反應的情緒中慢慢走出,放松心情,確立新的自我規劃和奮斗目標!
最后,祝愿每一位努力奮斗的同學,在2025年都能收獲自己期待的好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