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搶購2025年生肖蛇年紀念幣紀念鈔的事情上了熱搜,在當前消費不振的背景下,數百萬市民在一分鐘之內同時搶購同一物品的現象,確實很令人關注。
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說說這個事。
總有人說,郵幣收藏后繼無人了,實際上恰恰相反,青年人正在成為網約幣鈔的主力軍。
例如:某學生花錢雇同學網約紀念幣,而上了新聞;某學生專挑偏遠的外地網約,然后旅游時順便兌換;還有學生把同學的手機排成一排,一并網約。
不得不說青年人搶購幣鈔的熱情遠超想象。青年人之所以對幣鈔產生興趣,首要的原因就是有利可圖,可見普及收藏隊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普惠。
網約可以讓更多人有機會平價購買到,讓更多的人分享到收藏紅利,十年下來,紀念幣的發行量上億,依舊供不應求,這就是網約普惠制的成效。
既然網約普惠制這么好,集郵界為什么不效仿呢?
這就是利益問題了。
紀念幣紀念鈔發行方是央行,不需要賺產值,所以收藏紅利大部分讓給市場;而新郵不同,發售方需要有利潤,做不到利潤全分享。然而要想有利潤,就離不開集藏隊伍的壯大,就像打漁和休漁一樣,如果不休漁,那就什么都沒了。
集郵品的收藏紅利分享到位了,青年人自然會來。上個月舉辦的上海亞展現場會上,為了搶購平價郵品,就吸引了不少青年人來參與,可見青年人不喜歡集郵的原因是收藏紅利這塊蛋糕沒有分好,絕不是青年人不喜歡集郵這個文化活動。
我們期盼著,郵票銷售什么時候也能上一把熱搜??!
來源:畢氏郵品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